作者在线搜索
苏辙
宋
1852首诗词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因上书劝阻起用李清臣而忤逆哲宗,落职知汝州。此后连贬数处。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生卒年:1039—1112年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宋] - 苏辙凿井烧丹八百年,尘缘消尽果初圆。经过八百年的凿井炼丹,所有的尘世纷扰都已消散,终于成果圆满。石床藓甃人安在,绿水团团一片天。曾经的石头床和长满青苔的洞穴如今已无人居住,取而代之的是绿水环绕,天空呈现出完整的圆形。
- [宋] - 苏辙万里飘然不系舟,酒垆一笑便相投。千金不换金丹诀,何事惟须一布裘。
- [宋] - 苏辙怜君多病仍经暑,笑我微官长坐曹。落日东轩谈不足,秋风北棹意空劳。懒将词赋占挂臆,频梦江湖把蟹螯。笔砚生尘空度日,他年何用继《离骚》。
- [宋] - 苏辙菊叶萱芽初出土,冻齑冷面欲宜人。老人脾病难随汝,洗釜磨刀待晚春。
- [宋] - 苏辙官局纷纭簿领迷,生缘琐细老农齐。官府中事务繁多,公文案牍让我眼花缭乱,百姓的生活琐事也让我感到忙碌,如同和老农一同处理齐整。偷安旋种十年木,肉食还须五母鸡。虽得短暂安宁的生活,却还需再种上十年的树以待有更多的物质支撑,想享用肉类必须要有更多的收入来饲养母鸡(繁衍生息)。对酒不尝怜酤榷,钓鱼无术漫临溪。面对美酒我不去品尝,是因为我对卖酒的税有禁忌;我在溪边闲逛没有钓鱼的技术,也就不随便尝试了。此身已分长贫贱,执爨缝裳愧老妻。我的命运已经注定是长久贫贱,面对灶台缝补衣裳,我感到愧疚于我的老妻。
- [宋] - 苏辙城里都无一寸闲,城头野水四汗漫。全城都忙碌无比,没有一寸空闲的地方,而城外的野地和江水则宽广无边。与君但对湖光饮,久病偏须酒令宽。我与君一起,只是对饮湖光,我长久以来的病痛,需要酒来宽慰。何氏沟塍布棋局,李君智略走珠槃。那些沟塍(可能是指农田的灌溉系统)如同棋局般布列,李君的智慧和谋略如同珠子在盘上转动。应存父老犹能说,有意功名未必难。乡间的父老应该还能讲述过去的故事,如果有意追求功名,也未必是难事。
- [宋] - 苏辙大川倾流万物俱,根旋脚脱争奔徂。江河倾泻,万物都随其流动,根深蒂固的树木和脚踏实地的人们都在努力向前奔跑。流萍断梗谁复数,长林巨石曾须臾。就像漂流在江水中的浮萍和碎木,它们也在漫长的旅途中有短暂的停留,可能停留在大树林或者巨石之间。轩昂颠倒唯恐后,嗟子何独强根株。轩昂的人虽能颠倒众生,却也唯恐落后,可叹我为何独能强健地生存。三年一语未尝屈,拟学文举惊当涂。三年以来,我从未屈服于任何言语,就像当年的孔文举一样,我要以才学惊动当权者。心知势力非汝敌,独恐清议无遗馀。内心深处我知道我势不可挡,但更怕失去清白声誉而失去剩余的价值。扁舟岁晚告归觐,家膳欲及羞莼鲈。年底,我乘坐扁舟回到家乡,以向父母奉上家人的美味。就像垂钓者对鲈鱼的喜爱,我也要回到家乡享受家庭的温暖。隐居高节世所尚,挂冠早岁还州闾。隐居的高尚品德是世人所崇尚的,我早早地挂冠辞官,回到家乡。纷纭世事不著耳,得失岂复分锱铢。纷繁复杂的世界事务我不愿过问,得失之间我也不会斤斤计较。投身固已陷泥滓,独立未免遭沾濡。尽管我已身陷尘世泥沼之中,但我仍需保持独立不沾染的立场。君归左右识高趣,牛毛细数分贤愚。你回归之后,身边的人会认识你的高雅情趣和智慧,就像牛毛虽细小但能分辨出牛的优劣一样,人们也能分辨出你的贤愚。
- [宋] - 苏辙能公住岭南,正观呼不起。您(能公)居住在岭南之地,而我正难以召唤您前来。忠公客中禁,朝恩不为累。您(忠公)虽身为客居他乡的公人,却能坚守自己的操守,朝中恩赐不会成为您的累赘。道人无净秽,所遇忘嗔喜。修行佛法的人没有净秽之分,无论遇到什么都能忘记嗔怪和欢喜。悟公清净人,心厌纷华地。您(悟公)是一位清净的人,对这纷繁的世界感到厌倦。慧林虚法席,去有迟迟意。慧林寺的佛法座席虽然空着,但您仍有迟疑不决的意愿。投身淤泥中,佛法何处是。投身于这浑浊的世界中,佛法的真谛又在哪里呢?引身山林间,过患差无几。隐居山林之间,或许可以避开一些世间的烦恼。力小难自欺,心安似无愧。但自己的力量微小难以自欺,内心安宁就像没有愧疚一样。悟世常失人,违心辄丧己。了解世事常会失去本心,违背自己的心意就会丧失自我。徐行勿与较,乘流得坎止。慢慢前行不要与他人争斗,顺应时势有时进有时止。君看净因揩,志以直自遂。您看那净因寺的僧人揩拭佛像,他们的志向是正直而坚定的。杀身竟何益,犯难岂为智。牺牲生命又有什么益处呢?为了困难而冒险并不是真正的智慧。去住本由天,毋求亦无避。去留本由天意决定,不要强求也没有什么可以躲避的。相期明且哲,大雅亦如此。期待明哲保身的人出现,他们将如同大雅一样智慧明达。
- [宋] - 苏辙兴废不可必,冶城今静祠。译文:兴衰更替是难以预料的,曾经的冶城如今已经安静下来,成为了一座祠堂。松声闻道路,竹色净轩墀。译文:在道路上可以听到松树的声响,竹林的绿色也使轩墀(一种建筑)显得格外干净。江近风云改,亭深草木滋。译文:靠近江边的风景因风云变幻而不同,深处的亭子周围草木繁茂,生机勃勃。孤坟吊遗直,狂闇闵元规。译文:面对孤坟,我悼念那些遗留下正直品质的人;在黑暗的时代,我怀念元规(可能是指某位历史人物)的品格和风范。
- [宋] - 苏辙解衣换村酒,酒薄不须嫌。解开衣衫换取村中的酒,虽然酒的度数不高,但也不必嫌弃它。节到勿空过,杯行且强拈。节日到来的时候不要白白度过,举起酒杯来就要尽力畅饮。得闲身尚健,适意事难兼。只有身体健康的时候才能得到闲暇,但惬意的事情却不容易同时拥有。醉卧南窗日,谁知酸与甜。醉卧在南窗下的日子里,没有人知道我的酸甜苦辣。
- [宋] - 苏辙昔过益昌城,莫登君子堂。昔日曾路过益昌城,却没有登过君子堂。驾言念长道,未暇升崇冈。说到远行,总想着要走很长的路,所以没有闲暇去攀登高高的山冈。今闻宝峰上,缥缈陵朝阳。如今听说宝峰之上,缥缈地凌驾于朝阳之上。三休引萝蔓,一览穷苍茫。三处停下,牵引着藤蔓,一览无余地看到苍茫的景象。微云霭双剑,落日明故乡。微云笼罩着双剑,落日的光明照亮了故乡。奔驰迹未安,山薮意自长。奔波的足迹尚未安定,山林中的情致却自然滋长。漂摇万里外,手把新诗章。漂泊摇曳在万里之外,手中拿着新写的诗章。宦游不忘归,何异鸟欲翔。在官场中游走却不忘归家,这何尝不像鸟儿想要飞翔?尘土污颜面,年华侵鬓霜。尘土玷污了容颜,年华侵染了鬓角和霜白。何时首归路,所至聊徬徨。何时能够寻得归途的路?沿途走来也聊以彷徨。樽俎逢故人,亭榭凝清光。酒席中偶遇故人,亭台楼阁中凝聚着清亮的光芒。为我具斗酒,宿恨犹可偿。为我备好一斗美酒,旧日的憾事也可借此得到补偿。
- [宋] - 苏辙尺书千里至,辍食手自开。收到一封远至千里的书信,我放下食物亲手打开。将卜东南居,故乡非所怀。我打算占卜选择在东南地方居住,但内心并不怀念故乡。勿言湖山美,永与平生乖。不要说湖山有多么美丽,它永远与我平生的志向相违背。鸿雁秋南来,及春思故栖。鸿雁在秋天飞来,而我则思虑春天是否能回到故居。蛟龙乘风云,既雨反其泥。蛟龙乘着风和云飞翔,雨后它们返回泥沼。兄弟通四海,叩门事虽谐。兄弟遍布四海,只要敲门,事情总能顺利达成。直道竟三黜,去国终恐迷。如果一直坚持正直之道,尽管三次被罢黜,离开国家仍会让人感到迷茫。何如自卫反,阙里从参回。最好是怎么保护自己返回家乡,回到孔子的故里,跟随学者们一起探讨学问。
- [宋] - 苏辙柱杖行穷径,围堂尚有林。我拄着杖走进一条小路,周围还有树木环绕。飞禽不惊处,万竹正当心。鸟儿在这里并不惊慌,因为万竹丛中正是它们的家。虎啸风吹籁,霜多蝉病瘖。虎啸声随风传来,霜多使得蝉鸣声变得嘶哑。兽骄从不避,人到记由今。野兽在这里骄傲地生活,从不躲避什么,人们到这里会记住这一切。未暇终身住,聊为半日吟。我没有时间在这里住很久,只能暂时停留片刻吟诗。青松可绝食,黄叶不须衾。青松可以绝食而活,黄叶也不需要被衾来保暖。偶到初迷路,将还始觉深。我偶然来到这里,起初会迷路,但当我准备离开时,我发现这里其实很深邃。堂中有幽士,插髻尚馀簪。这座堂里有一位隐士,他插着发髻,头上还剩下插簪的空隙。
- [宋] - 苏辙秋暑尚烦襟,林泉净客心。翻译为:秋天酷暑的烦恼仍在心中,而森林里的泉水则清净了客人的心绪。菊残知节过,荷尽觉池深。翻译为:菊花凋零了,知道季节已经过去;荷花已经完全枯萎,这才发现池水原来如此之深。疏柳摇山色,青苔遍竹阴。翻译为:稀疏的柳枝摇曳着山色,青苔覆盖了竹林的阴影。犹嫌近官道,轣辘听车音。翻译为:即使这样还是嫌它离官道太近,可以听到轣辘的车马之声。
- [宋] - 苏辙弱榴生掩冉,插竹强支叉。弱柳新芽轻轻摇曳,用竹枝勉强支撑着它的枝条。旋叠封根石,能开著子花。盘根错节深埋于石中,却能绽放出果实之花。扶持物遂性,缀缉我成家。借助外物顺应其本性,我们得以构建自己的家园。故国田园少,何须恨海涯。故土田园虽少,却无需因海角天涯而感到遗憾。
- [宋] - 苏辙断云斜日不胜秋,付与骚人满目愁。第一句“断云斜日不胜秋,付与骚人满目愁。”翻译为:天边的晚云似断非断,斜阳的光影逐渐黯淡,秋天给人一种不胜凄凉的悲感。这种悲感只有诗人才能深切感受到,令人满目凄愁。父老如今亦才思,一蓑风雨钓槎头。第二句“父老如今亦才思,一蓑风雨钓槎头。”翻译为:而今的父老乡亲们也怀有才情和思想,他们身披一蓑衣,任凭风吹雨打,在船头垂钓。
- [宋] - 苏辙歌吹新成百尺台,青山临水巧崔嵬。译文:新建成的高台上传出歌声和乐声,青山在水的旁边显得格外壮观。佳人解作回文语,狂客能鸣掺鼓雷。译文:美丽的女子能创作出优美的回文诗,而豪放的客人则能敲打出像雷鸣般响亮的鼓声。撷菊传杯醒复醉,采菱荡桨去仍回。译文:采摘菊花时,人们传递酒杯时而清醒时而醉倒,采菱时用船桨划船,游荡后再次返回。新年闻欲相从饮,春酒还须剩作醅。译文:听说新年时想和你一起饮酒,而春酒则还需要留下一些,用以再次酿造新的酒。
- [宋] - 苏辙忧来感人心,悒悒久未和。忧虑之情涌上心头,让人心情郁闷,久久无法平静。呼儿具浊酒,酒酣起长歌。唤来孩子备好浊酒,饮至酒酣之际放声高歌。歌罢还独舞,黍麦力诚多。歌声结束又独自起舞,内心的力量与黍麦(这里可能是象征性的表述)相结合。忧长酒易消,脱去如风花。长期的忧虑在这酒后得到了消解,就像风中的花朵一样飘然而去。不悟万法空,子如此心何。如果没有领悟到世间万法皆空,那么你现在的内心又是怎样的呢?
- [宋] - 苏辙我游齐安十日回,东坡桃李初未栽。我游历齐安十日之后回来,发现东坡的桃李树还未栽种。扁舟乱流入樊口,山雨未止淫黄梅。乘着小船在樊口乱流中漂荡,山雨绵绵不断,黄梅时节也到了。寒溪闻有古精舍,相与推挽登崔嵬。听说寒溪附近有一座古老的寺庙,于是我和朋友们相互扶持登上了高耸的山丘。山深县令喜客至,寺荒蔓草生经台。在山深处找到了一个县令喜欢的宾客居所,荒芜的寺庙中经台已经长满了蔓草。黄鹅白酒得野馈,藤床竹簟无纤埃。在那里,我们收到了野味馈赠,包括黄鹅和白酒,躺在藤床竹簟上,一尘不染。可怜迁客畏人见,共怪青山谁为堆。迁客们害怕被人看见,都奇怪为何有这么多青山环绕。行惊晚照催出谷,中止乱石倾馀罍。傍晚时分,我们被惊奇的晚霞吸引出了山谷,途中遇到了倾倒的乱石和剩余的酒杯。古今相望两令尹,文词洒落千山隈。古今两代令尹相互呼应,他们的文词洒落在千山之间。野人岂复识遗趣,过客时为剜苍苔。当地人可能无法理解我们的乐趣,但过客们时常为这片苍苔所吸引。五年留滞屐齿秃,一朝挥手船头开。我在这里滞留了五年,鞋都磨秃了,终于一朝别离,船头扬帆远去。玉堂却忆昔游处,笑问五柳应彫摧。回到玉堂后我回想起以前的游历之处,笑着问那里的五柳树是否已经凋谢。满朝文士蚤贵达,凭凌霄汉乘风雷。满朝的文士们早已经显贵发达,乘风破浪,直上青云。入参秘殿出华省,何曾著足空山来。他们或入宫参与机要大事,或出省任要职,何曾踏足过这空山之中。漂流邂逅览遗躅,耳中尚有江声哀。我在此邂逅游览遗迹,耳中仍回响着江水的哀鸣。
- [宋] - 苏辙髭须浑白已经岁,腰痛春来日又多。髭须已经变得浑白,岁月在脸上留下了痕迹,而春日里腰痛的次数也增多了。一味安闲犹有碍,却令朝谒拟如何。一直保持安闲的生活还是有阻碍的,我该如何安排朝拜和事务呢?筑居定作子孙计,好事久遭僧佛呵。我计划在这里定居,为子孙后代打算,但这样的好事却长久地被僧人和佛家所呵责。尤愧白家履道宅,十年成就饱经过。我尤其感到惭愧的是,像白家履道宅那样的事迹,我经过十年的努力才得以成就。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