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绿
鸿
写景
抒情
思乡
春景
子规
山水
离别

译文

在绿杨的树荫里,子规鸟的叫声传出。那声音催促着我,让我觉得两鬓的头发都渐渐变白了。
这是撩人的暮春天气,画阁里正进行着晚妆的打扮。新生的柳枝似乎有些困倦,远处的山也显得低矮。
思绪绵绵不断。五更时分细雨纷纷,半夜里归鸿的叫声响起,一片花瓣随风飘飞。

赏析

这首明代末期清初诗人梁清标的《诉衷情·其一》忆家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暮春景色与闺中女子的内心世界。"绿杨影里子规啼",开篇以子规鸟的啼声入题,渲染出一种凄清而富有生机的氛围,暗示着时光流转和离别之情。"催得鬓丝丝",通过子规的叫声触动了女子对青春流逝的敏感,触动了她内心的愁绪。"撩人暮春天气,画阁晚妆时",进一步描绘了女子在春日傍晚独自梳妆的画面,晚风轻拂,春色撩人,但她的内心却充满了无尽的思念。"新柳困,远山低",以新柳的娇弱和远山的低垂,象征着女子的柔情与期待,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挂念。"思依依"直抒胸臆,表达了女子绵绵不断的思念之情。最后三句"五更细雨,半夜归鸿,一片花飞",通过描绘夜晚的雨声、归雁和飘落的花瓣,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感伤的意境,将女子的思念之情推向高潮,寓言了她对家的渴望和对团圆的期盼。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衬情,情景交融,展现了女子在暮春时节的闺中情怀,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猜您喜欢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巫山一段云(其三)
宋·柳永
清旦朝金母,斜阳醉玉龟。天风摇曳六铢衣。鹤背觉孤危。贪看海蟾狂戏。不道九关齐闭。相将何处寄良宵。还去访三茅。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唐·孟浩然
带雪梅初煖,含烟柳尚青。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