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
桥
仙
(
其
二
)
为
岳
母
庆
八
十
八
旬
庆
会
,
人
间
盛
事
,
齐
劝
一
杯
春
酿
。
胭
脂
小
字
点
眉
间
,
犹
记
得
、
旧
时
宫
样
。
彩
衣
更
著
,
功
名
富
贵
,
直
过
太
公
以
上
。
大
家
著
意
记
新
词
,
遇
著
个
、
十
字
便
唱
。
母爱
颂寿
节日
写情感
译文
第一句“八旬庆会,人间盛事,齐劝一杯春酿”可以翻译为:“在这个八十大寿的庆典上,这是人间难得的盛事,大家一起举杯同庆,畅饮这春天的美酒。”
第二句“胭脂小字点眉间,犹记得、旧时宫样”可以翻译为:“用胭脂写的小字点在眉间,我仍然记得那旧时的宫中样式。”
第三句“彩衣更著,功名富贵,直过太公以上”可以解释为:“身着彩衣,功名富贵无所不有,成就超越了太公之上。”
第四句“大家著意记新词,遇著个、十字便唱”可以翻译为:“大家要用心记住新的诗词,每当遇到有十个字的句子就一起唱出来。”
赏析
这首《鹊桥仙·其二》是宋代词人辛弃疾为岳母庆祝八十寿辰所作,充满了浓厚的家庭温馨和对老人长寿的赞美。词中首先描绘了八旬庆典的热闹场景,认为这是一桩人间盛事,人们举杯共祝,气氛热烈。接着,辛弃疾回忆起岳母年轻时的美丽,用“胭脂小字点眉间”形象地勾勒出她昔日宫中女子的风姿。词人进一步表达了对岳母的敬仰,称赞她不仅容貌出众,而且成就非凡,直追古代贤臣太公的功名富贵。最后,他鼓励大家创作新的祝寿诗词,每当遇到十个字的佳句,就高声吟唱出来,以表达对岳母的深深祝福。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通俗易懂,既体现了家庭和睦的欢乐,又寓含了对长辈的尊崇与敬爱,展现了辛弃疾词作中的人情味和生活气息。
辛弃疾
762首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病逝,年六十八。后赠少师,谥号“忠敏”。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猜您喜欢
除夕客中
明·郭辅畿
客途逢岁尽,壮序叹时新。风雨愁慈母,烟花厌远人。一身同过雁,千古怨红尘。珍重明朝景,扶桑已浴春。
端午贴子词·皇太后阁六首(其一)
宋·周麟之
皋月乘天数,慈闱奉母仪。灵芝三万岁,乐府有新词。
菩萨蛮·咏南洋果品十阕(其九)
清·杨玉衔
风波莫谓人心险。当前披揭同肝胆。捧出使君知。银刀中剖时。枝头新结果。甘苦猜由我。无计识君心。思侬何许深。
李文正公割内酝为二泉太夫人寿次韵(其一)
明·林俊
传赐金茎第八天,黄封分致寿堂前。啐回玉液通仙露,莫漫人间有酒泉。
皇太后閤春帖子(其一)
宋·周南
三朝备福尊寿乐,七秩脩龄古更稀。问寝龙楼家法在,鸡鸣步辇过慈帏。
中秋日恭侍皇太后万善殿瞻礼随游瀛台诸胜敬成一律
清·爱新觉罗·弘历
金风玉露共徘徊,为奉慈游特地来。璧月圆时瞻月相,壶天深处是天台。香飘桂子堆金粟,酒献南山作寿杯。无限欢欣随辇道,人间端的有蓬莱。
天宁寺叠前作韵
清·爱新觉罗·弘历
柰苑香花集禅侣,慈宁万寿祝如陵。似兹那可异端辟,但彼谁臻最上层。忘所入流佛惟寂,遇佳得句我犹能。论民便欲论其苦,廿七年来心是凭。
皇太后閤春帖子(其三)
宋·周南
濯龙宫馆漏声徐,閒把黄庭味道腴。侍女不持珠玉玩,争传文母浣衣图。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