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工
部
文
侍
郎
周
翰
郭
熙
平
远
二
首
(
其
二
)
洞
庭
木
落
万
波
秋
,
说
与
南
人
亦
自
愁
。
欲
指
吴
松
何
处
是
,
一
行
征
雁
海
山
头
。
写景秋日
山水
情感思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洞庭湖畔秋天的景象,落叶飘零,湖面波光万顷,显得凄凉而寂寥。诗人以南人的身份,感受到这秋意中的淡淡哀愁。他试图寻找吴淞的方向,但视线却被一行行北飞的雁阵所吸引,它们翱翔在海山之巅,似乎在引领诗人的心思向远方。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和雁的意象,寓含了诗人对友人周翰和郭熙的思念以及对未知旅途的遐想,情感深沉而富有诗意。
晁补之
815首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猜您喜欢
惠州西湖杂诗(其五)
清·丘逢甲
落日青山湖上峰,湖天秋色在芙蓉。游人欲问朝云墓,看取团团塔顶榕。
五思(其二)
宋·韩淲
我思南涧水,秋雨涨白蘋。但见禽鸟啼,少值城市人。倚杖独照影,幽怀寄闲身。潺潺泻尘旧,汩汩来清新。濯缨江滨渔,洗耳颍阳真。长安多飞埃,乃复在兹辰。
和秋日即事韵二首(其一)
宋·王质
駮駮山苍杂水红,不如冷眼看秋风。北鸿已望江南起,飞过榆林月正中。
千峰榭
宋·吕希纯
古郡千山里,高台六月凉。开轩背城市,伏槛即林塘。白佛当平远,乌龙插昊苍。水风生枕簟,岚翠扑衣裳。欲雨高峰暗,新晴瀑布长。稻塍分锦绣,松岭奏笙簧。自昔多贤守,于今载雅章。承.....
暮秋六首(其二)
宋·陆游
闲倾清圣浊贤酒,稳泛朝南暮北风。射的山前云几片,一秋不散伴渔翁。
山行(其二)
明·薛瑄
荒冈断复连,风叶散还集。霜落秋涧清,烟横晚岫碧。
送益上人
元·陈高
一雨新秋爽,千山细路遥。林泉归此日,天地飒惊飙。访鹤穿松树,观鱼俯石桥。幽栖输尔乐,高隐肯予招。
秋日登楼(其二)
宋·李新
洗遍山光暮雨收,落霞孤鹜点清秋。蜀天地暖知无雁,不怕愁声稳上楼。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