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秋日
山水
情感思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洞庭湖畔秋天的景象,落叶飘零,湖面波光万顷,显得凄凉而寂寥。诗人以南人的身份,感受到这秋意中的淡淡哀愁。他试图寻找吴淞的方向,但视线却被一行行北飞的雁阵所吸引,它们翱翔在海山之巅,似乎在引领诗人的心思向远方。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和雁的意象,寓含了诗人对友人周翰和郭熙的思念以及对未知旅途的遐想,情感深沉而富有诗意。

晁补之

815首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