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别
情感
闺怨
爱情
写景
梅花
情感氛围
话语交谈

译文

夜饮与佳人分别,梅花虽小依然似雪飘洒。
忍住了泪水,一整春的忧愁,错过了花开的时节。
再次相见时倾诉着彼此的相思,又一次在风月中重逢。
不要像上次那样,没有重要的事情就轻易分别。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生查子》。诗中描绘了夜晚饮酒与佳人离别的场景,虽然梅花仍在飘雪,暗示了季节的寒冷和氛围的凄清。诗人表达了深深的离愁,遗憾未能在春花烂漫时陪伴佳人,只能忍泪度过这个季节。他们约定再见时,要在月光下倾诉相思之情,提醒对方不要像上次那样轻易地分别,流露出对重逢的期盼和对轻易别离的深深反思。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美好时光的珍视。

晁补之

815首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猜您喜欢

安公子(其二)
宋·柳永
梦觉清宵半。悄然屈指听银箭。惟有床前残泪烛,啼红相伴。暗惹起、云愁雨恨情何限。从卧来、展转千馀遍。任数重鸳被,怎向孤眠不暖。堪恨还堪叹。当初不合轻分散。及至厌厌独自个,却.....
怨别离
清·徐元梦
思君恨夜长,寂寞空床宿。思君恨日短,白头一何速。长短空自知,思君无尽期。登楼时一望,杨柳夹堤垂。黄鸟鸣其上,喈喈有余悲。听之动中怀,罗袖春风吹。春风忽已换,阔别恩情断。织.....
次韵谭仲修同年古意(其一)
清·孙德祖
乍可种合欢,不愿采将离。与君缠绵意,续续春蚕丝。欲妆妆镜黯,天涯一何远。陌上花乱飞,君归一何缓。去日复来日,自怜容鬓非。知君心不改,犹著去时衣。阿侯如妾长,君来应不识。宛.....
念奴娇(其二)
宋·石孝友
闷红颦翠,惜流年、忍对艳阳时节。白玉楼成人去后,两地音尘都绝。鸾鉴分飞,梦云零乱,欢意今衰飒。墨痕红淡,忆曾题遍红叶。须信后约难凭,臂啮鬟剪,也只成虚说。满眼凄凉无限事,.....
法曲献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韵
宋·王沂孙
层绿峨峨,纤琼皎皎,倒压波痕清浅。过眼年华,动人幽意,相逢几番春换。记唤酒寻芳处,盈盈褪妆晚。已销黯。况凄凉、近来离思,应忘却、明月夜深归辇。荏苒一枝春,恨东风、人似天远.....
寄人(其二)
唐末宋初·张泌
酷怜风月为多情,还到春时别恨生。倚柱寻思倍惆怅,一场春梦不分明。
谒金门·题美人图
明末清初·吴伟业
人离别。屏上小山凄绝。欲寄相思教谁说。梧桐初下叶。窗外绿鬟轻撇。立尽閒阶周折。慢把罗帏向前揭。早是愁时节。
好事近·石亭探梅
宋·陈克
寻遍石亭春,黯黯暮山明灭。竹外小溪深处,倚一枝寒月。淡云疏雨苦无情,得折便须折。醉帽风鬟归去,有馀香愁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