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

(

)

仿
写景
情感
秋节
怀古
思乡
悼亡
读书
惜时

译文

暮雨掩住了柴门,秋天的声音充满了庭院里的树木。
在微微摇晃的纸屏之间,一盏灯静得像一只白色的鹭鸟。
仿佛回到了少年时期,读书时未曾奔波劳碌。
就在这里感受人生经历,流逝的时光让我忘却了原本的自我。
在乙未年我身处武昌,刚开始遇到了吴先生。
丙申年我在密云,闭门不出度过朝朝暮暮。
丁酉年间我在京师,每天与张赵两人相会。
新的想法开始萌芽,祈祷神灵赐予滋润和雨露。
戊戌年我在天津,做了噩梦醒来后仍然心有余悸。
随身携带素筝和浊酒,我慷慨激昂地登楼吟咏诗赋。
今年我在家乡,不知道未来将停留在哪里。
人生能有几个中秋,什么才是我所追求的清白本色呢?
向天问询却无回应,听到的只是不停落下的雨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夏曾佑在不同时间和地点的生活片段,以及对往昔友情的怀念。"暮雨掩柴门,秋声满庭树",以秋雨和落叶营造出一种寂寥的氛围,暗示时光流转。"瑟瑟纸屏间,一灯静如鹭",形象地刻画出夜晚读书的宁静画面,唤起对少年求学时光的回忆。"乙未丙申丁酉戊戌"连续列举年份,记录了诗人与友人吴生、张赵等人的交往,以及他们在天津等地的经历。"新机始萌芽,祷祀润雨露"表达了对友情和事业发展的期待,而"噩梦正惊寤"则反映出生活的波折和内心的忧虑。"今年在乡闾,过此将焉驻"流露出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故乡的眷恋。最后两句"人生几中秋,何者为我素"直抒胸臆,感慨人生的短暂和未知,以及对纯真情感的追寻。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充满了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思考。

夏曾佑

122首
光绪庚寅进士,改庶吉士,历官泗州知州。有《碎佛师杂诗》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寄元遗山
元·曹之谦
诗到夔州老更工,只今人仰少陵翁。自怜奕世通家旧,不得论文一笑同。草绿平原愁落日,雁飞寒水怨秋风。黄金鑛里相思泪,几堕凭高北望中。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