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仿
情感
闺怨
听曲
秋夜
月夜

译文

谁从邻居家奏起了清雅的乐声。那是小秋娘,也是小兜娘。
乐声随着风,袅袅升起,穿过空墙。
燕子的话语刚停,黄莺又唱了起来。在黄昏后,听这乐声总是让人感到断肠。
断肠啊,让人起立彷徨。月亮仍是有光,夜漏正长。
想离去却又不想离去,只因那余韵悠扬让人不忍离开。
那乐声仿佛来自天边,把片片云彩都阻挡住不让前进。
我多么希望能借住在你的家,苔藓覆盖的小径上,静坐十天,听千百次这样的乐声,才能让我的愿望得以满足。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月夜过友人寓斋,聆听邻家女子弹唱的画面。"谁从比舍奏清商",以疑问启篇,暗示了夜深人静时分,女子的琴声如清商般悠扬。"小秋娘,小兜娘",可能是对女子的昵称或乐曲名,音调轻柔,如同秋娘和兜娘般的婉转。"一缕因风,袅袅度空墙",形象地写出琴声随风飘荡,穿过空寂的院墙,营造出一种幽静而感伤的氛围。接下来,"燕语乍停莺又啭",以鸟鸣声反衬音乐的魅力,黄昏后的宁静被打破,更显曲调的动人。"黄昏后,听来时,总断肠",直接表达了词人听到这凄美的旋律时内心的情感,"断肠"二字强烈地传达出哀愁与无奈。随后,词人陷入沉思,"起彷徨",月光洒落,漏声悠长,他犹豫不决,不愿离去。"欲去欲去,不忍去、余韵悠扬",再次强调了音乐的吸引力,仿佛连天边的云也被滞留。最后,词人恳求能在友人家中多停留几日,尽情享受这美妙的音乐,"好借君家苔径里,坐十日,听千巡,愿始偿",表达了他对音乐的深深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渴望。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夜中音乐的魔力,以及词人对艺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感慨。

猜您喜欢

安公子(其二)
宋·柳永
梦觉清宵半。悄然屈指听银箭。惟有床前残泪烛,啼红相伴。暗惹起、云愁雨恨情何限。从卧来、展转千馀遍。任数重鸳被,怎向孤眠不暖。堪恨还堪叹。当初不合轻分散。及至厌厌独自个,却.....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宫怨
唐·司马扎
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
春归怨·越调
宋·周端臣
问春为谁来、为谁去,匆匆太速。流水落花,夕阳芳草,此恨年年相触。细履名园,闲看嘉树,蔼翠阴成簇。争知也被韶华,换却诗人鬓边绿。小花深院静,旋引清尊,自歌新曲。燕子不归来,.....
夜月如昼与仲退坐松巢煮茶
宋·徐瑞
河淡星欲无,碧展天一幅。天孙分锦章,荐此半规玉。明入千家窗,此兴几人足。慷慨商声歌,主客俱不俗。泠泠古松根,枯樵煮寒瀑。清啸拍阑干,悲猿挂高木。
夜游宫(其二)宫词
宋·陆游
独夜寒侵翠被。奈幽梦、不成还起。欲写新愁泪溅纸。忆承恩,叹馀生,今至此。蔌蔌灯花坠。问此际、报人何事。咫尺长门过万里。恨君心,似危栏,难久倚。
菩萨蛮·再见
明末清初·沈谦
相携斗草藏春洞。垂髫覆额眉痕重。惯会发娇嗔。自轮翻打人。玉栏今再见。熟面如生面。低唤小时名。回身不肯应。
金陵绝句(其三)
清·徐梓
秦淮水榭入新凉,两岸笙歌夜未央。翻笑鸣机劳巷绩,输侬当户理新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