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抒情
田园
节令
冬天
写鸟
写树
乔木
抒情
哲理
赞美

译文

早晨的寒气透过了木枕,窗外的天空泛白,美好的梦境难以继续。
我自己起身打开柴门,看到空旷的庭院里立着高大的乔木。
朦胧的井口散发着气息,天空显得淡远而肃穆。
我的心境突然变得开阔,这里与居住在山涧峡谷中有什么不同呢?
学习道义的途径其实并不遥远,忍受饥饿差不多也成了习惯。
感谢上天赐予丰收的年景,蔬菜长得如白玉一般。
一份简明的计划能解决所有事情,我对那些狡猾的行为嗤之以鼻。
鸟儿在屋后的山上飞翔,我悠然地观赏着它们的身影。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早起》,描绘了清晨起床后的景象和心境。首句“晓寒生木枕”写出了早晨的寒意透过木质枕头传来,暗示了诗人醒来的时分。接着,“窗白梦难续”表达了梦境被清晨的光线打断,暗示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清醒认知。诗人起身打开柴扉,步入空寂庭院,看到高大的树木在晨光中矗立,“空庭立乔木”描绘出一种宁静而孤独的画面。接下来,“濛濛井气上,澹澹天容肃”通过描绘井口升起的水汽和天空的宁静,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庄重的氛围。诗人的心境在此刻变得开阔明朗,“尘心忽昭旷”,如同身处山涧溪谷般清澈,认识到修行的道路虽然遥远,但忍耐饥饿的修炼已经渐入佳境。他感慨大自然的恩赐,蔬菜如白玉般新鲜,生活简朴却满足。最后两句,“一简了百事,狡狯嗤颜歜”表达出诗人对世事的洞察,认为简单的生活足以解决所有问题,对于世俗的机巧和嘲笑置之不理。结尾处,“幽鸟行屋山,悠然寄吾目”以屋后的鸟儿自由飞翔,寄托了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欣赏。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悟,展现了诗人早起后的心灵净化和生活哲思。

陈与义

657首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从眉州迁居洛阳,故为洛(今河南洛阳)人。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唐·孟浩然
带雪梅初煖,含烟柳尚青。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
醒园茶楼联
清·吴恭亨
忍独为醒;有如此园。
次韵同年诸公环碧叙同年会(其一)
宋·陈造
天瓢挹注拱仙官,更阅诗仙锦绣端。离合不忘车笠誓,留传当并画图看。玄谭想有蛟龙听,得醉仍均客主欢。俛仰谪仙三百载,从知乐事继今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