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
王
东
卿
绝
句
四
首
(
其
三
)
只
今
当
代
功
名
手
,
不
数
平
生
粥
饭
僧
。
独
立
江
风
吹
短
发
,
暮
云
千
里
倚
崚
嶒
。
写景
抒情
情感
赞美
山水
边塞
秋节
情感之怀古
情感之思乡
情感之独立
译文
白话译文:如今这个时代,有着杰出才能和功名的人,并不需要去计算他们一生中吃过的粥和饭的数量。
白话译文:独自站在江边,任由江风吹拂着稀疏的头发,远方的暮云连绵千里,我倚靠着险峻的山峦。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所作的《和王东卿绝句四首》中的第三首。诗中,诗人以"只今当代功名手"开篇,表达了对当代人物追求功名的赞赏,暗示了对社会精英的肯定。然而,接下来的"不数平生粥饭僧"则宕开一笔,将目光转向那些淡泊名利、过着简单生活的僧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清贫生活的尊重和对世俗价值观的反思。"独立江风吹短发"描绘了一幅画面,主人公独自站在江边,任由风吹动他的短发,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坚韧。最后的"暮云千里倚崚嶒"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意境,暮色苍茫中,主人公背靠着峻峭的山峰,寓言式地表现出他在人生道路上的孤独坚守和对未来的深沉思考。整体来看,这首诗在赞美功名的同时,也借僧人的形象寄寓了诗人对超脱世俗、坚守自我价值的向往,体现了宋代理性与感性的交融。
陈与义
657首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从眉州迁居洛阳,故为洛(今河南洛阳)人。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成都使君王季野席上次韵奉呈橹巢初庵云林元素子素诸公
明·虞堪
隐者分湖住,高士云林栖。蒹葭散汀看鸥去,桃花隔屋闻鸡啼。每同杖屦踏春堤,诗筒酒榼前后提。公子风流乃相爱,缕引婵娟生叆叇。纤歌细舞交驩从,翠珰玉佩花茏葱。兰亭之下暮春会,飞.....
题程世洪栖云楼
明·孙一元
楼上閒云万顷漫,爱云长日倚阑干。岩花半落岚光重,木叶乱鸣江雨寒。野老自甘泉石味,儿童时进蕨薇盘。閒来更觉青山好,湘簟疏帘静里看。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