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
廿
悼亡
情感
亲情
赞美

译文

可惜华生早逝,自古以来不寿的人都默默无闻。
少妇照顾病人十分辛苦,竭尽全力后服毒药自杀,趁人不注意时离世。
她默默地躺在床边,不再言语,一天之内两具棺材令人心惊胆颤。
堂前有嫂子承欢膝下,但膝下无子,手上的事情也难以放下。
剔去眼睛、割下耳朵的事情并不是叛逆之举,两具尸体同穴是为了表明心迹。
应当死的时候就死,没有过多的矫饰,未亡之人先行离世,真是令人敬佩的德行。
自古以来不辱名节的人往往受到逼迫,如今见到这种从容就义、为生命画上句号的行为真是令人感慨。
亲朋好友的悼词充满悲戚之情,亲眼目睹这一切更是难以释怀。
你家节操孝顺的本领非常显赫,二十岁的夫妇如同坚硬的石碑一样被铭记。

赏析

这首诗以悲痛的笔触描绘了一段凄凉的家庭悲剧。开篇“华生早世良可惜”,表达了对华生英年早逝的惋惜之情。接着“自来不寿皆寂寂”则暗示了华生的离世给家人带来的孤独与寂寞。“少妇侍疾辛勤历,力尽服毒乘人隙。”描述了张孺人在丈夫病重期间的辛劳照顾,直至最终在无人察觉的情况下服毒自尽。这一情节充满了悲剧色彩,展现了张孺人的深情与决绝。“默然不语僵床侧,一日双棺动人魄。”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张孺人临终前的平静与凄凉,以及她去世后对周围人的震撼。“堂前有姒承欢色,膝下无儿手易撇。”强调了张孺人没有留下子嗣,使得家庭失去了传承,更增添了悲剧的沉重感。“剔目割耳事非逆,二尸同穴明心迹。”表明张孺人以极端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决心,与丈夫合葬,彰显了她们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应死即死无娇饰,未亡先亡真令德。”赞扬了张孺人面对死亡的从容与坚定,以及她高尚的品德。“古来不辱有所迫,今见从容性命革。”表达了对张孺人行为的理解与敬佩,认为她在面对生命威胁时的选择是出于对尊严的维护。“亲朋哀辞多惨戚,伤哉目见尤难释。”反映了亲友对这一悲剧的深切哀悼和难以释怀的情感。“君家节孝本赫奕,廿龄夫妇贞石勒。”最后点明了张孺人与丈夫的节操与忠诚,以及他们被铭记的历史地位。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张孺人悲剧命运的描绘,表达了对她的同情与敬仰,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背景下女性面临的困境与选择。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贺李鸿章六十寿联
清·郭柏荫
为四海苍生,祝南极寿星不老;有六旬莱子,知北堂爱日方长。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