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

秋景
写景
写山
写水
离别
抒情
秋日
地方
河津
潼关驿楼

译文

红叶在傍晚飘落,长亭边独自饮酒一瓢。
残余的云彩归向太华山,稀疏的雨点掠过中条岭。
树木的颜色随着山势远去,黄河的涛声融入遥远的大海。
明天就要到达都城了,我仍然梦中渔樵生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旅行的画面,诗人以独特的情怀和视角捕捉到了自然界在秋天的变迁。"红叶晚萧萧"中,"萧萧"形容了落叶飘零的声音,给人一种凄清而又柔和的感觉,表现出诗人对秋色之美的感慨。"长亭酒一瓢"则透露出诗人在旅途中的小憩与享受。这不仅是对物质生活的一种满足,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从容与豁达。这里的"长亭",往往是古代行旅中休息的地方,而"一瓢酒"则增添了一丝闲适自在的情趣。"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示了诗人眼中的秋天风光。"残云"给人以飘逸之感,而"太华"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山脉之一,这里用来形容高峻与壮丽;"疏雨过中条"则描绘了秋日雨景,既有季节的转换,也映射出诗人行走中的真实感受。"树色随山迥,河声入海遥"两句,更深层次地展现了自然之美与诗人的情怀。"树色随山迥"中,"迥"字形容了山势的连绵不绝,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延伸;而"河声入海遥"则以声音的形式,表达出自然景观的辽阔与无垠。最后两句"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中,"帝乡"指的是帝都,即首都,这里可能是指长安;"明日到"则表明诗人即将到达目的地,但心中仍然沉醉于沿途的风光与情怀。"犹自梦渔樵"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渔樵"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形容隐逸的生活。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将秋天的景色与诗人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于旅行、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

许浑

513首
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唐代诗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猜您喜欢

再用前韵(其一)
宋·曾惇
举觞东望玉霄峰,万顷云涛雪塞空。拥鼻自应多好句,褰裳便欲御长风。际天江草如许碧,隔水山桃无限红。李侯长句有家法,惊倒江楼一秃翁。
送南平僧归里
宋·王灼
牂牁水阔巂山高,什敖君长曾纷搔。时移事变今安有,百里相望皆城壕。我住涪江一区宅,颇恨长安远如日。闻师乡邑愈更南,不觉掉头三太息。送行且学浮图语,是身于世真逆旅。胸中稳处即.....
与张道士同访李隐君不遇
唐·许浑
千岩万壑独携琴,知在陵阳不可寻。去辙已平秋草遍,空斋长掩暮云深。霜寒橡栗留山鼠,月冷菰蒲散水禽。唯有西邻张仲蔚,坐来同怆别离心。
赵湖州东园杂咏和人韵·宾日
宋·陈文蔚
著眼高时四海空,何须服日脸霞红。清朝坐对升旸谷,万里云烟在古风。
孤山
宋·谢翱
又冒晴丝向水涯,寒云冉冉护巾纱。能知绿鬓几回至,欲行黄冠此处家。已把掖垣等茅舍,不愁封禅对梅花。晚风吹袂过船去,看鹤上天冲碧霞。
离霅溪感事献郑员外
唐·吴融
足恨饶悲不自由,萍无根蒂水长流。庾公明月吟连曙,谢守青山看入秋。一饭意专堪便死,千金诺在转难酬。云沈鸟去回头否,平子才多好赋愁。
送李掾自北回归省长沙因简赵宣慰张徵士吕宗二判官
元·揭傒斯
万里风沙断,三湘日夜流。名成亲白首,岁暮客扁舟。黄鹄延归思,丹枫替别愁。眼穿回处雁,心静狎馀鸥。细雨黄陵庙,残阳杜若洲。渐深桑梓敬,翻畏友朋留。送远惭羁旅,临分忆旧游。钟.....
山中再次胡德昭韵(其二)
宋·文天祥
人生柳絮斗坚牢,过眼春光叹伯劳。蜀道谩传千古险,庐山方许一人高。眼前见赤徒妨道,耳后生风未当豪。明月芦花随处有,扁舟自在不须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