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

颂圣
抒情
写景
宫廷生活
季节赞美
寓意哲理
感谢赞颂

赏析

此诗《谢赐飞白御书晏群玉殿》由宋代诗人赵抃所作,描绘了君臣欢聚一堂,共庆盛世的场景。诗中以“朝野欢和际,君臣恺乐时”开篇,点明了国家的和谐与君臣的喜悦。接着,“圣谟天地久,睿藻日星垂”赞颂了君主的英明决策和卓越文采,如同星辰般照亮历史长河。“内閤群编启,灵函众宝披”描述了宫廷内藏书丰富,知识广博,彰显了君主对文化的重视。“光华颁帝翰,密勿宠官师”则表现了君主对文臣武将的恩宠与赏识,通过颁发诏书和给予特殊待遇来激励群臣。“雨露神毫洒,风云上意绥”运用自然界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君主的恩泽如雨露般滋润万物,又如风云般引导国家的发展方向。“翱翔转鸾凤,夭矫奋龙螭”则以鸟兽的飞翔和舞动,象征着国家的繁荣昌盛和君臣的团结协作。“侍宴聆清问,衔杯拱睟仪”描绘了君臣在宴会上的互动,君主亲切询问,臣子恭敬应答,展现了君臣之间的和谐关系。“御香蒙领袖,和气入肝脾”进一步强调了君主的仁德和君臣之间的融洽氛围。最后,“言念宸恩重,曾非贱士遗。天颜瞻咫尺,臣职愧箴规。补阙难言衮,倾心窃比葵。养贤兼养正,所愿易求颐”表达了臣子对君主恩德的感激之情,以及对自己职责的自省和对君主的忠诚。同时,也体现了君主对贤才的培养和正直品质的重视,表达了臣子希望君主能够继续推行仁政,国家能够长治久安的愿望。整首诗通过对君臣关系、文化传承、国家治理等方面的描绘,展现了宋代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君主的英明领导,体现了诗人对盛世的赞美和对君主的敬仰之情。

赵抃

735首
赵抃(biàn)(1008年—1084年),字阅道,号知非子,衢州西安(今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信安街道沙湾村)人。北宋名臣。景祐元年(1034年),赵抃登进士第,除武安军节度推官。历知崇安、海陵、江原三县,通判泗州。至和元年(1054年),召为殿中侍御史。其后出知睦州,移梓州路转运使,旋改益州。召为右司谏,因论事出知虔州。宋英宗即位后,除天章阁待制、河北都转运使,治平元年(1064年),以龙图阁直学士再知成都。宋神宗即位后,官至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晚年历知杭州、青州等地。元丰二年(1079年),以太子少保致仕。元丰七年(1084年),赵抃逝世,年七十七。追赠太子少师,谥号“清献”。赵抃在朝弹劾不避权势,时称“铁面御史”。平时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长厚清修,日所为事,夜必衣冠露香以告于天。著有《赵清献公集》。

猜您喜欢

奉试冷井诗
唐·孙欣
仙闱井初凿,灵液沁成泉。色湛青苔里,寒凝紫绠边。铜瓶向影落,玉甃抱虚圆。永愿调神鼎,尧时泰万年。
江行
明·郭辅畿
寺磬帆间落,鱼炊浦上通。夕阳山骨外,长路鸟声中。草意随波绿,花情傍晚红。石泉清可掬,先饮有青虹。
临轩曲(其二)
清·钱澄之
经年廷议许临轩,今日真承圣主恩。櫜笔晓趋双阙下,恭随胪唱入端门。
代堂上歌行
南北朝·鲍照
四坐且莫喧,听我堂上歌。昔仕京洛时,高门临长河。出入重宫里,结友曹与何。车马相驰逐,宾朋好容华。阳春孟春月,朝光散流霞。轻步逐芳风,言笑弄丹葩。晖晖朱颜酡,纷纷织女梭。满.....
寄题陈中翰帆园
明·伍瑞隆
百尺楼头梦不同,聊将丘壑付途穷。高悬虞夏商周席,坐待东西南北风。自觉江湖归枕簟,未烦舟楫到方蓬。蕙兰九畹人如玉,只在孤帆一片中。
浣溪沙(其一)
唐·李煜
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
奉和御制与宋璟源乾曜同日上官命宴东堂赐诗应制
唐·张说
大块镕群品,经生偶圣时。猥承三事命,虚忝百僚师。右揆谋华硕,前星傅重资。连骞求旧礼,滥典乐贤诗。赐釜同荣拜,摐金宴宰司。菊花吹御酒,兰叶捧天词。宝历休明盛,颓年晷漏衰。少.....
皇帝上太上皇帝寿乐曲·再举酒用大椿之曲
宋·崔敦诗
培植自古,质淳以全。凌傲霜雹,盘薄风烟。朝菌焉识,楚蓂讵肩。耸柯擢干,终古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