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
湿
写景
山水
田园
动物
野鹭
春天
翠微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间景象,以清新自然的笔触展现了诗人行走在泾县道中的所见所感。首句“绿影埋天地”以绿色的光影隐没天地之间,渲染出浓厚的山林氛围。接下来的“濛濛望不穷”则写出远处山峦在薄雾中的朦胧之美,引人遐想。“路随青嶂合,径入碧云通”两句,通过描绘山路蜿蜒曲折,随着青翠的山嶂延伸,直至隐没于碧蓝的云端,展现出道路的深远和险峻。沿途的景色也富有变化,“野鹭栖烟白,山花夹路红”,白鹭在炊烟缭绕中栖息,红色的山花点缀在两侧小径,色彩对比鲜明,富有生机。最后两句“衣衫疑暗湿,出没翠微中”,诗人仿佛沉浸在这样的美景中,连衣衫都似乎被山间的湿润气息浸染,形象地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美的沉醉与融入。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清新自然、意境优美的山水诗,体现了刘权之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深深热爱。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山居即事
明·刘宗周
病躯三月裌衣寒,高卧袁安带雪看。春到落花风细细,晓披仙药露漫漫。穷探幽胜凭藜杖,自数行藏付鹖冠。吾道只今输陋巷,息肩应指白云端。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敕勒歌
南北朝·无名氏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春日湖上(其四)
宋·武衍
船里歌声去复还,游人乐在酒杯间。争如策蹇长堤上,细看南山与北山。
抛球乐
宋·柳永
晓来天气浓淡,微雨轻洒。近清明,风絮巷陌,烟草池塘,尽堪图画。艳杏暖、妆脸匀开,弱柳困、宫腰低亚。是处丽质盈盈,巧笑嬉嬉,争簇秋千架。戏彩球罗绶,金鸡芥羽,少年驰骋,芳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