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
抒情
写水
写鸟
写风
写山
秋天的景色
寒风

赏析

这首清代诗人曾彦的《舟中即景(其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帆影入苍翠”展现了船行于江面,帆影与两岸翠绿的山色相融,形成一幅动态而和谐的画卷。次句“霞光散碧霄”则描绘了日出或日落时分,霞光洒满天际,给碧蓝的天空增添了几分绚丽。第三句“平沙人唤渡”写出了江边沙滩上有人在呼唤摆渡,增添了人间烟火气息。第四句“高树鸟争条”则通过鸟儿在高树间忙碌,进一步渲染了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象。第五句“古堠消残雪”暗示季节更迭,冬季的残雪在古驿站逐渐消融,透露出春天的气息。最后一句“寒风生暮潮”描绘了傍晚时分,寒风吹过江面,带来了潮水的涌动,为画面增添了一份冷寂和动态感。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舟行所见,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感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客情容易倦,莫负月明宵”更是点出旅人的疲倦,但提醒自己不要辜负这明亮的夜晚,流露出淡淡的旅愁和对未来的期待。

猜您喜欢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和赵茂州即事六首(其三)
宋·郭印
人事都无喜宴安,懒于喧处竞追攀。惊残午梦风推户,压尽炎威雪满山。无主岩花时解笑,近人林鸟亦知还。应怜朝市区区者,方寸何曾顷刻闲。
咸阳逄卜师颜照磨
明·殷奎
故人已别十年过,衰鬓相逢半已皤。共挽客衣怜道路,又持使节傍关河。归来西掖清光近,坐对南山爽气多。庭下鸟啼人吏散,紫薇花发柰君何。
次李竹所先辈韵
元·朱晞颜
忆昔南宫角俊游,高名何事间陈楼。汉廷素擅无双誉,兰省今推第一流。吟策追随梅涧晓,书灯深窈竹房秋。遥知近注潜夫论,应是斯人可得俦。
再用前韵(其一)
宋·曾惇
举觞东望玉霄峰,万顷云涛雪塞空。拥鼻自应多好句,褰裳便欲御长风。际天江草如许碧,隔水山桃无限红。李侯长句有家法,惊倒江楼一秃翁。
城南行
宋·刘攽
八月江湖秋水高,大堤夜坼声嘈嘈。前村农家失几户,近郭扁舟屯百艘。蛟龙蜿蜒水禽白,渡头老翁须雇直。城南百姓多为鱼,买鱼欲烹辄悽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