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竿
殿
穿
写景
春景
田园
咏物
动物
菜花
松影

译文

竹林深处的柴门静悄悄,没有封锁的痕迹,瞿昙曾在此地留下了芳香的踪迹。
三根长竿高耸,红日的光辉摇曳在春殿之上,万里寒潮与晨钟的回响交织在一起。
菜花环绕小径,蝴蝶在其中飞舞,环池的松影下,仿佛有蛟龙在卧眠。
吟咏出优美的诗句却无人问津,有位客人身披霞光,手扶紫筇杖穿行而过。

赏析

这首清代诗人唐观复的《次慧清上人漫兴诗韵(其二)》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禅意的画面。首句“竹里柴扉静不封”,写出了环境的清幽,竹林掩映下的简陋木门紧闭,仿佛与世隔绝,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第二句“瞿昙向此息芳踪”,提到佛陀瞿昙在此地留下了他的足迹,暗示了佛法的深远影响。接下来,“三竿红日摇春殿,万里寒潮和晓钟”描绘了早晨的景象,阳光透过竹林洒在春殿上,红日初升,与远处传来的悠扬钟声交织,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宏大的画面。此处的“寒潮”可能象征着心境的清凉,与温暖的阳光形成对比。“绕径菜花飞蛱蝶,环池松影卧蛟龙”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的生动,菜花盛开的小径上,蝴蝶翩翩起舞,而池边松树的阴影下似乎隐藏着蛟龙般的身影,动静结合,富有神秘感。最后,“吟来金偈凭谁问,有客穿霞度紫筇”表达了诗人独自品味禅意的孤独,他吟诵着佛经,却无人能解其中深意,只有那穿云而过的客人,或许能理解他的心境,手持紫色竹杖,增添了诗的意境。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融入禅宗意蕴,展现了诗人对超然生活的向往和对佛法的沉思。

猜您喜欢

登城二首(其二)
宋·张耒
绿野望不极,登临引兴长。凭高延泽国,搔首对风光。乍出莺贪柳,新归燕拣梁。欣欣物华好,吾亦引清觞。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敕勒歌
南北朝·无名氏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阳春书院唐朱二侍御邀集
明·严嵩
阳春院里花仍发,不饮其如春色何。高台曲沼人能到,迟日浓烟景自多。犹怜绿水飞鸿雁,更著兰舟采芰荷。章郡升平异前日,时邀骢马一相过。
草色
清·爱新觉罗·弘历
一带裙腰幕地青,扶舆春色已形形。向阳远入烟光薄,傍渚平分水黛泠。谁道文章属桃李,几多生意罨轩軨。所欣在彼不在此,早见来牟绿满町。
江南
汉·两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