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
婿
边塞
离别
情感
思乡

译文

夜深星稀月亮隐没,五更时刻鸡开始啼叫。
远行的士兵牵着马匹出门,准备告别妻子前往安西。
第二次啼叫时,他抬头看向屋檐,月光下角声催促他上马。
天边刚露出曙光,第三声鸡鸣响起,旗帜和尘土中他已经出了城门。
城墙上,妇人慌忙挥手,丈夫的远去她听不见哭喊声。
长久以来,她怨恨这鸡鸣带来的离别之苦,不愿让鸡靠近窗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黎明时分离的画面,通过对夜晚和清晨声音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人与自然的情感交融以及人际情感的复杂性。开篇三句“星稀月没上五更,胶胶角角鸡初鸣。征人牵马出门立,辞妾欲向安西行。”设置了一种即将离别的氛围,夜色渐淡,鸡鸣声中透露出不安与期待。接着,“再鸣引颈檐头下,月中角声催上马。才分曙色第三鸣,旌旗红尘已出城。”诗人通过鸡的第二次、第三次鸣叫,紧迫感和离别的情绪达到了高潮,同时也描绘了征人的匆忙离去。“妇人上城乱招手,夫婿不闻遥哭声。”这一句则转向留守的妇人,她在城上挽留心爱之人,但那遥远的哭声却被风吹散,没有人能听见。这里的情感表达极为深沉。最后,“长恨鸡鸣别时苦, 不遣鸡栖近窗户。”诗人表达了对离别时刻鸡鸣声音的怨恨,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无奈和对现实的不满。这种情感复杂且细腻,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情感处理方式。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妙的情景再现,展现了人生离合的悲欢,并以此作为抒发个人情怀的契机。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