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
曲
歌
辞
·
长
安
少
年
行
十
首
(
其
十
)
小
妇
教
鹦
鹉
,
头
边
唤
醉
醒
。
犬
娇
眠
玉
簟
,
鹰
掣
撼
金
铃
。
碧
地
攒
花
障
,
红
泥
待
客
亭
。
虽
然
长
按
曲
,
不
饮
不
曾
听
。
动物
闺怨
城市景象
译文
一个小妇人正在教她的鹦鹉说话,对着它的头部呼唤让它清醒。
她的爱犬在华丽的玉簟上慵懒地熟睡,而猎鹰则振动着镶金的铃铛。
绿色的地面铺满了繁花,如同屏障一般,红色的泥土上有一座等待客人的小亭。
尽管经常弹奏美妙的音乐,但如果没有饮酒,她从未真正聆听过这乐曲。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生活图景,通过对比和排比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小妇教鹦鹉,头边唤醉醒。”这里的小妇可能是家中的女子,她在教养着鹦鹉,这些宠物因为得到精心照料而显得悠闲自得。"头边唤醉醒"则描绘出鹦鹉半睡半醒的生动姿态,透露出一种惬意的生活氛围。“犬娇眠玉簟,鹰掣撼金铃。”这两句强化了前面的意境,犬和鹰都是贵族或富家所养的高级宠物,它们的悠闲睡态和精美的装饰(玉簟、金铃)都彰显出主人家的富裕与安逸。“碧地攒花障,红泥待客亭。”"碧地"可能指的是庭院中的青石板,"攒花障"则是用鲜花搭建的屏风,这些都是古代园林中常见的装饰。"红泥待客亭"描绘了一个等候宾客的场景,红色的泥土可能是精心铺设的庭院地面,而"亭"则是诗人用以迎接朋友的地方。“虽然长按曲,不饮不曾听。”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自我控制和修养,即使在优美的音乐声中,他也能够保持清醒,拒绝酒宴的诱惑,这可能反映出诗人对个人品德的追求。整首诗通过对家居生活的描绘,以及对宠物、园林和音乐的细腻刻画,展示了一个安逸而又有文化修养的生活状态。
猜您喜欢
笼禽怨
宋·许棐
千金新购入雕笼,恨在娇声断续中。昨夜羁雌何处宿,落花残月故巢空。
如梦令·秋闺
清·沈榛
兔影纱窗移过。绿竹风敲声破。秋冷透罗衣,形影平分两个。孤坐。孤坐。玉漏清砧相和。
夜月闻砧
明·刘珝
八月九月秋气高,长林落木风萧萧。白苧秋深不堪著,轻寒欲试新剪刀。城头霜飞露华湿,城下寒蛩啼更急。当户谁家捣练声,风高不碍重城入。千杵万杵声未停,已知力倦心怦怦。天清月冷几.....
朱天倩新居二首(其二)
明·沈德符
枇杷花下绮窗开,眉史前头贮麝煤。锦绠重沾弃脂水,画奁先就避风台。敲笼戏惹春禽骂,下箔教迷暝燕回。坐对清溪应借问,小姑何日肯为媒。
菩萨蛮(其十)
清末近现代初·程颂万
明朝惊破还乡梦。银筝夜久殷勤弄。怪客有春愁。娇歌半欲羞。绣衫金騕袅。何处深春好。泪粉玉阑珊。鸳衾不识寒。
姑恩曲(其二)
清·茹纶常
姑自厌粱肉,妾自甘藜藿。何为不仁鸟,声声谓姑恶。
蝶恋花·题《花香醉蝶图》帐额
清末近现代初·洪炳文
梦醒罗浮春信度。似惜芳心,飞入花深处。细草如茵粘不住。蘼芜二月多烟雨。妙笔滕王图作补。一抹胭脂,染出红无数。回首日边桃李树。春风上苑探花去。
菩萨蛮·春闺
清·佟世南
煖风轻掮游丝袅。绿窗睡起闻啼鸟。何处认伊家。隔墙无数花。小庭春欲暮。满地飘红雨。晓踏翠苔看。双鸳香露寒。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