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
勤
上
人
归
灵
鹫
山
灵
鹫
禅
房
我
所
思
,
可
堪
春
晚
送
勤
师
。
乱
山
啼
鸟
烟
霞
里
,
一
路
落
花
风
雨
时
。
定
有
猿
看
窗
外
果
,
应
知
苔
护
壁
间
诗
。
门
前
有
径
通
三
竺
,
欲
向
中
天
采
石
芝
。
离别
送别
写景
春天
动物
地点
山水
抒情
赏析
这首明代张绅的《送勤上人归灵鹫山》描绘了诗人对友人勤上人的深深眷恋和离别时的景致。首句“灵鹫禅房我所思”,表达了诗人对灵鹫禅房的向往和对勤上人的思念之情。次句“可堪春晚送勤师”则直接点出送别的时节,春意阑珊,更显离别的感伤。接下来两句“乱山啼鸟烟霞里,一路落花风雨时”,通过描绘山中景色,展现了送行路上的自然之美,同时也寓含着淡淡的离愁。鸟儿在乱山烟霞中啼叫,一路行来,风雨中花瓣飘零,增添了离别的凄凉氛围。“定有猿看窗外果,应知苔护壁间诗”运用拟人手法,想象山中的猿猴守护着禅房,似乎能理解诗人的情感,而青苔默默守护着墙壁上的诗句,仿佛也在传递着无言的祝福。这两句富有诗意,体现了禅房生活的宁静与深沉。最后两句“门前有径通三竺,欲向中天采石芝”,描绘了灵鹫山的深远和神秘,暗示勤上人将去寻找仙道,诗人期待他能在修行中找到内心的安宁,也表达了自己对友人未来的祝愿。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情景交融,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又借景抒怀,展现了明朝文人士大夫的禅意生活和对超脱世俗的向往。
猜您喜欢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山居即事
明·刘宗周
病躯三月裌衣寒,高卧袁安带雪看。春到落花风细细,晓披仙药露漫漫。穷探幽胜凭藜杖,自数行藏付鹖冠。吾道只今输陋巷,息肩应指白云端。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