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
歌
用
少
白
韵
一
百
五
日
又
欲
来
,
千
树
万
树
梨
花
开
。
眼
看
春
色
如
流
水
,
人
生
相
命
亦
如
此
。
百
年
三
万
六
千
朝
,
倏
忽
须
臾
难
久
恃
。
君
不
见
十
八
羽
林
郎
,
君
王
手
赐
黄
金
铛
。
日
晚
朝
回
拥
宾
从
,
片
言
出
口
生
辉
光
。
一
朝
负
遣
辞
丹
阙
,
穷
巷
悄
然
车
马
绝
。
舞
影
歌
声
散
绿
池
,
遗
垆
但
见
狐
狸
迹
。
当
时
一
旦
擅
豪
华
,
见
此
空
为
人
所
嗟
。
莫
向
尊
前
惜
沉
醉
,
参
差
辜
负
东
园
花
。
写景抒情
春天写景
怀古抒情
人生哲理
情感表达
送别之情
赞颂生命
译文
译文:寒食节过后的一百五日又即将到来,数不尽的梨树都盛开了。
译文:眼看着春色如流水般消逝,人的生命和命运也如同这样。
译文:人生百年,三万六千个日子,转瞬即逝,难以长久依赖。
译文:你看那十八岁的羽林郎,君王亲手赐予他黄金铛。
译文:晚上朝会结束后,他带着随从回到府邸,他的一言一行都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译文:一旦被派遣离开宫殿,前往僻静的巷子中,车辆与随从就消失了。
译文:曾经的舞影歌声在绿池中消散,只留下烧过的火炉和狐狸出没的痕迹。
译文:当时曾经一时的繁华与奢侈,如今见此情景只让人叹息。
译文:不要在酒宴前吝惜自己的醉意,参差不齐的酒杯可能会辜负了东园的花朵。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人生的无常与世态炎凉,通过对比春色的短暂与人生的易逝,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权力、富贵转瞬即逝的讽刺。首句“一百五日又欲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春天梨花盛开的景象比喻一年中特定时间的短暂美好,引出对时光飞逝的思考。接着,“眼看春色如流水,人生相命亦如此”将春色的短暂与人生的无常并置,强调了生命的脆弱和时间的不可逆转。“百年三万六千朝,倏忽须臾难久恃”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宝贵和生命的短暂。接下来,诗人通过“君不见十八羽林郎”这一转折,引入对权力与富贵的讽刺。通过描述一位曾经显赫一时的官员在权力丧失后的落寞情景,揭示了权力与富贵的虚幻本质。“舞影歌声散绿池,遗垆但见狐狸迹”描绘了昔日繁华不再的凄凉景象,与开头的梨花盛开形成鲜明对比,强化了主题。最后,“当时一旦擅豪华,见此空为人所嗟”总结了对权力与富贵转瞬即逝的感慨,同时也提醒人们珍惜当下,不要过分沉溺于物质享受。“莫向尊前惜沉醉,参差辜负东园花”则以劝诫的口吻,鼓励人们不要因追求短暂的快乐而忽视了生命中的美好事物,呼吁人们珍惜眼前人和事,不要让时光白白流逝。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事变迁的描绘,深刻地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世态的炎凉,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警示意义。
猜您喜欢
早秋夜作
唐·韦庄
翠簟初清暑半销,撇帘松韵送轻飙。莎庭露永琴书润,山郭月明砧杵遥。傍砌绿苔鸣蟋蟀,绕檐红树织蟏蛸。不须更作悲秋赋,王粲辞家鬓已凋。
壬寅新春
宋·陆游
半生常是道边人,岁晚初收事外身。浊酒一杯聊永日,小园三亩亦新春。尚无枕寄邯郸梦,那有衣沾京洛尘。门外烟波三百里,此心惟与白鸥亲。
鹧鸪天(其四)
宋·陆游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寻阳紫极宫感秋作
唐·李白
何处闻秋声,翛翛北窗竹。回薄万古心,揽之不盈掬。静坐观众妙,浩然媚幽独。白云南山来,就我檐下宿。懒从唐生决,羞访季主卜。四十九年非,一往不可复。野情转萧洒,世道有翻覆。陶.....
江倅出家乐
宋·史浩
沈沈春酌话绸缪,花月行船看拍浮。手束柔荑调雁柱,袖翻纹锦出香毬。未攀青子犹如豆,欲脍赪鳞始上钩。蓬岛古来无觅处,我曹今此得真游。
长安逢隐者
唐·于武陵
征车千里至,碾遍六街尘。向此有营地,忽逢无事人。昔时颜未改,浮世路多新。且脱衣沽酒,终南山欲春。
孟夫子生生亭赋
唐·卢仝
玉川子沿孟冬之寒流兮,辍棹上登生生亭。夫子何之兮,面逐云没兮南行。百川注海而心不写兮,落日千里凝寒精。予日衰期人生之世斯已矣,爰为今日犹犹岐路之心生。悲夫!南国风涛,鱼龙.....
王子荣过家上冢
金末元初·李俊民
暂令元戎小队行,尽驱春色入山城。葱葱佳气随轩盖,袅袅高风卷旆旌。题柱桥边男子志,散金闾里故人情。贵游前后知多少,不使堂虚昼锦名。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