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山水
秋天
禅意
咏物
薝卜花
地点
竹林寺
情感(静
稀)

译文

第一句“竹林深处有招提,静掩禅关过客稀。”可以翻译为:在竹林深处有一座寺庙,宁静地掩映在禅意之中,过客稀少。
第二句“薝卜花开春欲暮,泠泠钟磬白云低。”可以翻译为:薝卜花在春天即将结束时盛开,清冷悠扬的钟磬声在低垂的白云中回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深的竹林寺院景象。首句“竹林深处有招提”,以“招提”指代寺庙,巧妙地点出主题,同时通过“竹林深处”营造出一种隐秘而清幽的氛围。次句“静掩禅关过客稀”,进一步强调了寺庙的静谧与远离尘嚣的特点,禅关紧闭,来往的行人寥寥无几,更显其清净与脱俗。第三句“薝卜花开春欲暮”,转而描写春天将尽时,薝卜花盛开的景象。薝卜花在佛教中常被视作圣洁之花,此处不仅增添了画面的色彩感,也暗含着对生命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慨。最后一句“泠泠钟磬白云低”,以“泠泠”形容钟磬声的清脆悦耳,与“白云低”形成视觉上的对比,既表现了寺庙的庄严与超然,也暗示了心灵的净化与升华。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林、寺庙、薝卜花和钟磬声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静谧深远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佛教精神的深刻感悟。

猜您喜欢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青鸟泉
唐·张乔
祗此沉仙翼,瑶池似不遥。有声悬翠壁,无势下丹霄。净濑烟霞古,寒原草木凋。山河几更变,幽咽到唐朝。
虎丘山(其一)
宋·蒋堂
虎丘何为山,鲸波涌而显。惟青镇一隅,峙秀状无限。遥峰乃众阴,四望拱孤巘。上有梵王家,高压长洲苑。游人接踵来,千里必重趼。奔走趋层巅,凌竞陟云栈。下瞰洞庭卑,傍睨灵岩浅。巍.....
次韵毛君山房遣兴
宋·苏辙
欲就阳崖暖,新开石磴斜。谁言太守宅,自是野人家。燕坐收心鉴,冥观阅界沙。退公长寂寞,外物自喧哗。缺径移松补,斜阳种竹遮。白云生后础,孤鹜伴残霞。破闷时寻鹤,呼眠亦任鸦。喜.....
石林
明·孙一元
乱石生寒霭,残林带晚曦。松凉供睡稳,山静与诗宜。入洞随猿迹,登崖割蜜脾。朅来天壤内,此地可栖迟。
次季通昼寒亭韵二首(其二)
宋·朱熹
山行前后有光辉,扑扑浮岚翠染衣。直到仙洲奇绝处,昼寒亭下玉龙飞。
题董邦达西湖画册十四幅(其八)九里松
清·爱新觉罗·弘历
不信云林僻,惟看虬干青。谡涛无定响,偃盖有奇形。如导溪头路,宁遮厓口亭。久闻王子晋,过此斸香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