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
边塞
励志
历史
怀古
哲理

译文

“止杀心自详,胜残道未遍。”的译文是:要想停止杀戮需要内心深切的考虑,但是,以战争手段去战胜并感化那些顽固的残余势力并不是一条普遍适用的道路。
“四主渐怀音,九夷稍革面。”的译文是:四位君主逐渐施行仁慈的教化,九夷之地的人们也慢慢改变了他们的面貌。
“世治非去兵,国安岂忘战。”的译文是:即使世界和平也并非不需要军队,国家安定也决不能忘记战争的准备。
“钓台闻史籍,岐阳书记传。”这句的具体背景和含义需要更多的上下文信息才能准确翻译,但大致可以理解为:从史籍中可以听到关于钓台和岐阳的故事,书记们也传承了这些故事。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种战争结束、和平降临的景象。"止杀心自详,胜残道未遍"表明战争虽然已经基本停止,但胜利的消息尚未传遍整个国家。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战争即将结束的紧迫感,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于和平到来的期待与喜悦。接着的"四主渐怀音,九夷稍革面"则展现了边疆地区民族开始回归和平生活的情景。"四主"和"九夷"在这里代指不同的地方或部族,他们逐渐听到了和平的消息,并开始改变自己的状态,这里"革面"意味着改变面貌,可能是从军事冲突转向和平发展。"世治非去兵,国安岂忘战"这两句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长治久安的思考,即便是在太平盛世,也不应忘记战争带来的教训。这体现了一种历史的智慧和对未来的警觉。最后两句"钓台闻史籍,岐阳书记传"则提到了历史记载的重要性。"钓台"和"岐阳"可能是特定的地理位置或事件,这里暗示着这些地方发生的事情都已经被记录并流传下来。这也反映出作者对于历史记忆的尊重和珍视。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战争结束后的和平景象,更通过对比和历史感悟,表达了一种深远的政治智慧和对国家未来命运的关怀。

萧衍

93首
小字练儿。南北朝时期梁朝政权的建立者。是兰陵萧氏的世家子弟,为汉朝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父亲萧顺之是齐高帝的族弟,封临湘县侯,官至丹阳尹知事,母张尚柔。他原来是南齐的官员,南齐中兴二年(502年),齐和帝被迫“禅位”于,南梁建立。在位时间达四十八年,在南朝的皇帝中列第一位。在位颇有政绩,在位晚年爆发“侯景之乱”,都城陷落,被侯景囚禁,死于台城,享年八十六岁,葬于修陵,谥为武帝,庙号高祖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