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夫子庙
怀古
抒情
赞美
哲理
历史
功德
写景
建筑
读经志学

译文

译文:道统三王(指古代的三位伟大君主)的功业宏大,超越了二帝(古代的两位圣明君主)的功绩。
译文:这份文献(或指学问、文化)被记载下来,我的志向在于研究春秋时期的历史和文化。
译文:车马服饰等都是先代公侯所制定的,威严的礼仪则是由弟子们来遵守修习。
译文:居住的地方可以听到丝竹乐器的声音,墙壁上留有典籍编撰的痕迹。
译文:祭祀用的俎豆(古代祭祀时用的器具)代代相传,其礼仪和章法遍布整个九州(古代中国)。
译文:在战乱时代,它(指某物或某种精神)得以完整保存,并不需要借助庙堂的谋划。
译文:古老的桧树在庭院中茂发,清澈的水流绕过墓地流淌。
译文:一旦来到这里瞻仰,就仿佛能与之共同游历、学习。

赏析

此诗《谒夫子庙》由清代学者顾炎武所作,通过其深邃的思考与对孔子精神的崇敬,展现了对儒家文化的深刻理解与传承之志。首联“道统三王大,功超二帝优”,开篇即以宏大的历史视角,将孔子置于三皇五帝之上,强调其在道统与功业上的卓越地位。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影响深远,不仅在中国,甚至在东亚乃至全球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颔联“斯文垂彖系,吾志在春秋”,进一步阐述了孔子对于文化传承与历史记载的贡献。《彖系》指的是《周易》中的解释部分,《春秋》则是孔子修订并撰写的史书,这两部作品体现了孔子对于传统文化的整理与创新,以及他对于历史事件公正客观记录的决心。颈联“车服先公制,威仪弟子修”,描绘了孔子在礼仪制度上的贡献。孔子制定的车马服饰规范和行为礼仪,不仅体现了他对社会秩序的重视,也反映了其对个人修养的严格要求,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尾联“宅闻丝竹响,壁有简编留”,通过想象孔子故居中音乐与书籍的氛围,表达了对孔子生活与学术环境的向往与敬仰。孔子的居所充满了文化气息,墙壁上留下的简牍书籍,象征着他的智慧与学问得以流传。接下来的几联“俎豆传千叶,章逢被九州”、“独全兵火代,不藉庙堂谋”、“老桧当庭发,清洙绕墓流”、“一来瞻阙里,如得与从游”,则进一步描绘了孔子及其思想的深远影响。这些诗句不仅赞美了孔子的道德风范与学术成就,也表达了对孔子精神的继承与追随之情。老桧树的生长与洙水的环绕,象征着孔子的思想如同生命一般生生不息,不断滋养着后世的学人。整首诗通过对孔子及其思想的颂扬,展现了顾炎武对于儒家文化的深厚情感与深刻理解,同时也表达了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发扬的强烈愿望。

顾炎武

407首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他一生辗转,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创立了一种新的治学方法,成为清初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被誉为清学“开山始祖”。顾炎武学问渊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晚年治经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其学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主,合学与行、治学与经世为一。诗多伤时感事之作。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汉族,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猜您喜欢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赠相士蜀张二诗(其一)
宋·陈造
博古亦多艺,相形仍论心。司南辅名教,左契指升沈。好语空千纸,行囊未一簪。乡关剑阁外,雁足谩归音。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六安万寿宫许真君殿联
清·蔡希邠
百尺拥奔硐,每看气吐丹虹,地底疑通仙井水;一家飞拔宅,为想神游碧汉,天边常起故山云。
山谷流杯池
清·顾印愚
锁江亭中一杯酒,坐看江云自奔走。涪翁去后七百年,尚爱新诗满人口。我来戎州秋复春,却闭空斋卯还酉。逝将著屐访遗迹,偶厌褰裳涉清浏。谁令突兀忽眼前,乐事今朝古无有。横江绝壁栖.....
答赵壶石象山松下见怀原韵
清·李澄中
别后桃花几遍开,旧题石壁长莓苔。屋梁月落天南北,山路云深梦往来。幽洞尚留寻胜屐,故人多负出群材。须眉空向他乡老,好护新松待我回。
天界寺
明·蔡羽
秋晨慕虚览,梵宇谢埃郁。前垄未及逾,中林庶款述。入门蹑飕岩,循隩多扃坰。紫院阴霞兴,瑶阶锦苔出。问柏知僧年,藉花荫佛日。昼憩夕忘返,神恬形寡役。忏往坐独冥,玩空尘徐拂。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