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抒情
春天写景
读书
赞美友情
景物赞美

译文

“老来无柰懒,春至不胜情。”可以翻译为:“到了老年,我变得懒散无力,但每当春天来临,我的情感却无法抑制。”
“万石嗟遗迹,双鱼谢寄声。”这句诗的含义较为深奥,可以理解为:“面对万石(或许指山石或历史遗迹),我感叹其留下的痕迹;而双鱼(或许是一种象征)对我传递的声音表示感谢。”
“压花朝雨重,酾酒夜泉鸣。”这句可以解释为:“在花朝节(古代的节日)时,雨水沉重地压在花朵上;夜晚,斟酒时听到泉水潺潺作响。”
“细把君诗读,冰壶表里清。”这句的意思是:“我仔细地阅读你的诗作,你的内心如同冰壶一般,外表清白,内心纯净。”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之道的作品,名为《和刘与可二首(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淡泊情怀与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老来无柰懒”,表达了诗人在年迈时对世事已不再执着,心境平和。"春至不胜情"则是说尽管春天到来,但诗人的心中已经没有了春天所带来的激动与兴奋。“万石嗟遗迹”,诗人面对自然景观,不禁感慨万分,对着那些历经岁月留下的痕迹发出叹息。"双鱼谢寄声",则是用双鱼不再相互呼应的声音来比喻人间的友情已淡。“压花朝雨重”,春天的花瓣在晨雾中显得分外沉重,这里的“压”字形象地描绘出春雨中的湿润与沉甸。"酾酒夜泉鸣",夜晚泉水潺潺作响,与诗人酾酒共饮的场景交织,营造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独处时光的情境。“细把君诗读”,诗人在静谧中细细品味友人的诗篇,这里的“细把”表达了他阅读时的专注与沉醉。"冰壶表里清",则形容诗中的意境清新脱俗,如同一壶冰冷却透明纯净的水。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淡定平和的生活态度。

王之道

1042首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