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
刘
与
可
二
首
(
其
一
)
老
来
无
柰
懒
,
春
至
不
胜
情
。
万
石
嗟
遗
迹
,
双
鱼
谢
寄
声
。
压
花
朝
雨
重
,
酾
酒
夜
泉
鸣
。
细
把
君
诗
读
,
冰
壶
表
里
清
。
写景抒情
春天写景
读书
赞美友情
景物赞美
译文
“老来无柰懒,春至不胜情。”可以翻译为:“到了老年,我变得懒散无力,但每当春天来临,我的情感却无法抑制。”
“万石嗟遗迹,双鱼谢寄声。”这句诗的含义较为深奥,可以理解为:“面对万石(或许指山石或历史遗迹),我感叹其留下的痕迹;而双鱼(或许是一种象征)对我传递的声音表示感谢。”
“压花朝雨重,酾酒夜泉鸣。”这句可以解释为:“在花朝节(古代的节日)时,雨水沉重地压在花朵上;夜晚,斟酒时听到泉水潺潺作响。”
“细把君诗读,冰壶表里清。”这句的意思是:“我仔细地阅读你的诗作,你的内心如同冰壶一般,外表清白,内心纯净。”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之道的作品,名为《和刘与可二首(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淡泊情怀与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老来无柰懒”,表达了诗人在年迈时对世事已不再执着,心境平和。"春至不胜情"则是说尽管春天到来,但诗人的心中已经没有了春天所带来的激动与兴奋。“万石嗟遗迹”,诗人面对自然景观,不禁感慨万分,对着那些历经岁月留下的痕迹发出叹息。"双鱼谢寄声",则是用双鱼不再相互呼应的声音来比喻人间的友情已淡。“压花朝雨重”,春天的花瓣在晨雾中显得分外沉重,这里的“压”字形象地描绘出春雨中的湿润与沉甸。"酾酒夜泉鸣",夜晚泉水潺潺作响,与诗人酾酒共饮的场景交织,营造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独处时光的情境。“细把君诗读”,诗人在静谧中细细品味友人的诗篇,这里的“细把”表达了他阅读时的专注与沉醉。"冰壶表里清",则形容诗中的意境清新脱俗,如同一壶冰冷却透明纯净的水。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淡定平和的生活态度。
王之道
1042首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猜您喜欢
奉题李彦中所藏俞侯墨戏
宋·朱熹
不是胸中饱丘壑,谁能笔下吐云烟。故应祇有王摩诘,解写离骚极目天。
寄陈文举四首(其一)
明·贝琼
凤皇台下犹为客,雪满头颅一病翁。却忆山人读书处,月轮夜照水晶宫。
壬寅新春
宋·陆游
半生常是道边人,岁晚初收事外身。浊酒一杯聊永日,小园三亩亦新春。尚无枕寄邯郸梦,那有衣沾京洛尘。门外烟波三百里,此心惟与白鸥亲。
江倅出家乐
宋·史浩
沈沈春酌话绸缪,花月行船看拍浮。手束柔荑调雁柱,袖翻纹锦出香毬。未攀青子犹如豆,欲脍赪鳞始上钩。蓬岛古来无觅处,我曹今此得真游。
郭圣与黄希声问候
宋·陈起
山有灵芽可点金,名医未遇若为寻。药房掩昼情多感,竹榻逢秋老不禁。座上遍将唐帖揭,架中闲取晋诗吟。病怀得此相料理,更接兰交问讯音。
长安逢隐者
唐·于武陵
征车千里至,碾遍六街尘。向此有营地,忽逢无事人。昔时颜未改,浮世路多新。且脱衣沽酒,终南山欲春。
寄赵景周抚干(其二)
宋·洪咨夔
杨柳青已絮,芍药红方葩。诗随去帆东,春风属谁家。音疏日月駃,目短天宇赊。小德最怜渠,丹颊三髻丫。
夏日閒居
明·谢晋
未老先疏懒,间眠爱竹阴。石边床几净,风外芰荷深。嗜酒从家寠,攻诗带病吟。幽居邻古寺,长日有僧寻。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