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
西
庄
舍
赠
信
上
人
和
彦
时
兄
四
首
(
其
二
)
四
壁
萧
然
犬
自
驯
,
年
来
食
粥
甑
生
尘
。
相
逢
未
暇
寒
温
语
,
请
效
参
寥
作
故
人
。
田园抒情
写景
友情
食粥
日常生活
朴素
译文
1、四壁冷落寂静,狗儿自得其乐地驯良;近年食粥如流水,致使甑中生尘。
2、相遇时来不及寒暄问候,我只好效仿参寥子,与你做挚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隐逸生活的宁静与淡泊。"四壁萧然犬自驯",画出一幅深居简出的景象,狗儿变得温顺,仿佛也享受着这种远离尘嚣的生活。"年来食粥甑生尘"则表达了诗人日常的简单饮食,即使是粗茶淡饭,也无忧无虑,不为世俗所扰。"相逢未暇寒温语"中的“相逢”意味着偶尔的相遇,而“未暇”则表示时间上的匆忙,这里暗示了诗人与友人的不常见面,连寒暄的话都来不及说。"请效参寥作故人"中,“请效”表达的是请求仿效,“参寥”是古代隐逸的代表人物,而“作故人”则是在称呼这位朋友为过去那些高洁脱俗之士,希望他也能像古代的隐者一样超然物外。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对世俗生活的淡漠,以及对自然、简朴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意境宁静而深远,每个字句都透露着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自在。
王之道
1042首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猜您喜欢
郑介道见访
宋·许棐
步头杨柳种多年,今日方维胜客船。扫石共看山色坐,枕书同听雨声眠。溪羹旋煮莼丝滑,野饭新炊芡玉圆。不管归心忙似箭,强留吟过菊花天。
寄李文亭同年(其一)
清·武亿
不见李夫子,今且岁一周。坐滞冷官局,和意但无求。引水灌庭竹,瘦影对摇秋。时泛一尊酒,呼与此君酬。相要依岁寒,劲节两相留。
杂诗三首(其一)
金·王良臣
道人知我爱禅房,净埽阶前紫石床。软饱三杯风味好,脱巾和月卧昏黄。
即事
明·胡奎
静中得句共谁论,数日长吟懒出门。卷幔不教妨燕子,扫花长恐损苔痕。小园避地无车马,高竹过墙有子孙。莫笑閒居无伴侣,兴来倾倒是山尊。
早夏晓兴赠梦得
唐·白居易
窗明帘薄透朝光,卧整巾簪起下床。背壁灯残经宿焰,开箱衣带隔年香。无情亦任他春去,不醉争销得昼长。一部清商一壶酒,与君明日暖新堂。
连雨坐湖庄
宋·曹彦约
泥泞政如许,出门安所之。龙公无倦日,老子有閒时。适意家常酒,忘怀独自棋。困来饶一睡,百虑本何思。
赋贫士效陶渊明二首(其二)
明·胡俨
田园久芜秽,解组赋归来。翳翳三径中,稚子紫门开。匪我与俗违,俗情不我谐。种苗杂稊稗,种豆生草莱。生计日已疏,悬罄实可哀。田父携酒至,慰我且舒怀。偶兹值未登,方春奚可涯。感.....
小儿诗
唐·路德延
情态任天然,桃红两颊鲜。乍行人共看,初语客多怜。臂膊肥如瓠,肌肤软胜绵。长头才覆额,分角渐垂肩。散诞无尘虑,逍遥占地仙。排衙朱阁上,喝道画堂前。合调歌杨柳,齐声踏采莲。走.....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