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章
(
其
三
)
哀
郢
皇
天
之
不
纯
命
兮
,
何
百
姓
之
震
愆
?
民
离
散
而
相
失
兮
,
方
仲
春
而
东
迁
。
去
故
乡
而
就
远
兮
,
遵
江
夏
以
流
亡
。
出
国
门
而
轸
怀
兮
,
甲
之
鼌
吾
以
行
。
发
郢
都
而
去
闾
兮
,
荒
忽
其
焉
极
?
楫
齐
扬
以
容
与
兮
,
哀
见
君
而
不
再
得
。
望
长
楸
而
太
息
兮
,
涕
淫
淫
其
若
霰
。
过
夏
首
而
西
浮
兮
,
顾
龙
门
而
不
见
。
心
婵
媛
而
伤
怀
兮
,
眇
不
知
其
所
蹠
。
顺
风
波
以
从
流
兮
,
焉
洋
洋
而
为
客
。
淩
阳
侯
之
泛
滥
兮
,
忽
翱
翔
之
焉
薄
。
心
絓
结
而
不
解
兮
,
思
蹇
产
而
不
释
。
将
运
舟
而
下
浮
兮
,
上
洞
庭
而
下
江
。
去
终
古
之
所
居
兮
,
今
逍
遥
而
来
东
。
羌
灵
䰟
之
欲
归
兮
,
何
须
臾
而
忘
反
。
背
夏
浦
而
西
思
兮
,
哀
故
都
之
日
远
。
登
大
坟
以
远
望
兮
,
聊
以
舒
吾
忧
心
。
哀
州
土
之
平
乐
兮
,
悲
江
介
之
遗
风
。
当
陵
阳
之
焉
至
兮
,
淼
南
渡
之
焉
如
?
曾
不
知
夏
之
为
丘
兮
,
孰
两
东
门
之
可
芜
?
心
不
怡
之
长
久
兮
,
忧
与
愁
其
相
接
。
惟
郢
路
之
辽
远
兮
,
江
与
夏
之
不
可
涉
。
忽
若
去
不
信
兮
,
至
今
九
年
而
不
复
。
惨
郁
郁
而
不
通
兮
,
蹇
侘
傺
而
含
戚
。
外
承
欢
之
汋
约
兮
,
谌
荏
弱
而
难
持
。
忠
湛
湛
而
愿
进
兮
,
妒
被
离
而
鄣
之
。
尧
舜
之
抗
行
兮
,
瞭
杳
杳
而
薄
天
。
众
谗
人
之
嫉
妒
兮
,
被
以
不
慈
之
伪
名
。
憎
愠
惀
之
脩
美
兮
,
好
夫
人
之
忼
慨
。
众
踥
蹀
而
日
进
兮
,
美
超
远
而
逾
迈
。
乱
曰
:
曼
余
目
以
流
观
兮
,
冀
壹
反
之
何
时
。
鸟
飞
反
故
乡
兮
,
狐
死
必
首
丘
。
信
非
吾
罪
而
弃
逐
兮
,
何
日
夜
而
忘
之
!
怀古
抒情
写景
情感
思乡
怀人
春天
夏天
名山
记梦
赏析
这首诗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长篇抒情诗,表达了诗人对失去的爱国之情和个人的挚爱之痛,以及对时事的感慨与忧虑。诗中的语言丰富、意象复杂,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强烈的个人色彩。从艺术风格来看,这首诗继承了《诗经》、《楚辞》的抒情传统,同时也融合了先秦时期的历史文化背景。其中,"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一句直接点出了全诗的主题:对上天不公和民众苦难的悲叹。接下来的"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去故乡而就远兮,遵江夏以流亡。"则描绘了人民的流离失所和诗人个人的漂泊不定。诗中还多次出现对故土、亲情的怀念,如"哀见君而不再得。望长楸而太息兮,涕淫淫其若霰。过夏首而西浮兮,顾龙门而不见。心婵媛而伤怀兮,眇不知其所蹠。"这些句子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无尽哀愁和对未来命运的迷茫与不安。此外,诗中也不乏对历史的反思和个人情感的深刻剖析,如"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心不怡之长久兮,忧与愁其相接。"这些部分展现了诗人对个人的命运与历史变迁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总体而言,这首诗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它以其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优美的艺术风格,展现了一个时代的精神面貌,同时也传达了人类永恒的追求与哀愁。
屈原
25首
屈原(约公元前340或339年—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宜昌)。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他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毁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后,屈原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屈原的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之一,与《诗经》中的“国风”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忧国忧民的在长沙附近汩罗江怀石自杀,端午节据说就是他的忌日。他写下许多不朽诗篇,成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他创造的“楚辞”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诗经》并称“风骚”二体,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积极影响
猜您喜欢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中秋
清·吴山
最爱寒光好处圆,今宵何事转凄然。两宫昔日繁华地,百代清秋水月天。凫雁不关离黍恨,湖山宁受后人怜。聊乘一叶中流放,风露依稀咽管弦。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