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月
得
雨
稻
苗
尽
立
城
郭
迎
龙
鼓
吹
喧
,
甘
膏
三
夕
慰
黎
元
。
草
荒
常
日
经
行
路
,
水
到
前
村
旧
涨
痕
。
黄
犊
尽
耕
稀
旷
土
,
绿
苗
无
际
接
旁
村
。
家
家
足
食
山
无
盗
,
安
枕
何
劳
夜
闭
门
。
夏天田园
咏物
赞颂
赞美生活
表达民风
译文
城中迎接龙神鼓乐喧天,三日降雨使百姓心安。
杂草丛生经常走过的路,水面上涨留下旧时前村的痕迹。
幼小的黄牛努力耕作在稀疏的土地上,绿苗的边界延伸至邻近的村庄。
家家户户都足食富饶,山间无盗贼出没,安睡何须夜晚闭门。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乡村在一场及时雨后生机勃勃的景象。首句“城郭迎龙鼓吹喧”,写城镇里的热闹气氛,仿佛迎接神龙赐福,鼓乐喧天,反映出人们对雨水的期盼和丰收的喜悦。接下来,“甘膏三夕慰黎元”进一步强调了这场雨对百姓生活的重要性,如甘露滋润,连续几晚的降雨缓解了干旱,让农民得以安心。“草荒常日经行路,水到前村旧涨痕”描绘了雨后的自然变化,原本荒芜的草地因雨水而恢复生机,小溪水位上涨,呈现出往日熟悉的涨水痕迹。诗人通过这些细节,展现了雨后乡村的清新与宁静。“黄犊尽耕稀旷土,绿苗无际接旁村”描绘了农耕的繁忙和稻田的繁荣,黄牛在耕作,新生的绿色稻苗连绵不断,扩展到相邻的村庄,显示出丰收在望的希望。最后一句“家家足食山无盗,安枕何劳夜闭门”,表达了雨后村庄的安宁与富足,人们因为粮食充足,不必担心外来的侵扰,夜晚可以安心入睡,无需关闭门户。整首诗以乐观积极的笔调,展现了雨后农村生活的和谐与富饶。
陆游
9386首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猜您喜欢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绛都春·己未立春,珠院听歌,同东篱诸子
清末近现代初·陈洵
烘炉润鼓。渐春到镜奁,明珠先曙。汉苑洞箫,初试东风,流莺语。吟壶曾结神仙侣。共欢夕、梅边尊俎。岁华依约,红裁翠剪,彩花钗股。休负。双鬟为识,乍回首最在、骄尘红雾。蘸语夜潮.....
雷州雷祖庙联
清·徐琪
为一世振聩觉聋,蹈厉无前,鼓荡烟霾走精锐;愿四海祥风膏雨,威棱不露,弥纶天地养和平。
满庭芳(其三)探梅
宋·葛立方
狂吹鸣篱,祥霙剪水,分明欺压寒梅。冰威初敛,曦影上池台。应有一番和气,南枝上、恐有春来。须勤探,呼吾筇杖,屐齿上苍苔。春风,浑未到,徘徊香径,巡绕千回。见琼英一点,小占条.....
病起观垂丝海棠感慨作二绝句(其二)
宋·饶节
卖花担上誇桃李,顿使春工不值钱。莫怪海棠不受折,要令笄珥绝凡缘。
奉和过旧宅应制
隋末唐初·上官仪
石关清晚夏,璇舆御早秋。神麾飏珠雨,仙吹响飞流。沛水祥云泛,宛郊瑞气浮。大风迎汉筑,丛烟入舜球。翠梧临凤邸,滋兰带鹤舟。偃伯歌玄化,扈跸颂王游。遗簪谬昭奖,珥笔荷恩休。
赠林庆铨联
清·邹戴尧
房中松竹梅三友;海内诗书画一家。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