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
写景
山水
秋天的
送别的
友情的
记梦的

译文

平生未曾踏入三公的府邸,晚年归来居住在五老庵中。
过去的智者早已知晓成功的秘诀,而我也有所依赖的如同指南针一般的指南。
独自乘船夜泊,听着沙滩上传来的恶声(此处可能指波涛汹涌的海浪声),晨起的小瓮中香气四溢,如雪意酣畅。
床边笑语盈盈,只有你(可能是朋友或知己)可以和我同参共悟。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十月二十四日夜梦中送庐山道人归山》,通过对梦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挂念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平生不到三公府”,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疏离,以及对庐山道人选择归隐的认同。次句“晚岁归来五老庵”则写出了道人回归自然、晚年修行的生活状态。“夙士极知成殿后,吾曹所赖作司南”两句,诗人以“夙士”比喻道人,赞誉他在世人心中的地位如同殿后的支柱,同时又暗示道人的智慧如同指南针,给予人们方向。接下来,“孤舟夜泊滩声恶,小瓮晨香雪意酣”通过描绘夜晚舟行和清晨焚香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冷的氛围,反映出诗人对道人归隐生活的想象和羡慕。最后两句“笑语床隅拄杖子,即今惟汝是同参”则是诗人与道人在梦中相会,共享笑谈的温馨画面,表达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情,以及诗人对道人归隐生活的向往,希望自己也能成为道人生活的一部分。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真挚,寓言深刻,体现了陆游对隐逸生活的理想追求和对友情的珍视。

陆游

9386首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猜您喜欢

金陵绝句(其三)
清·徐梓
秦淮水榭入新凉,两岸笙歌夜未央。翻笑鸣机劳巷绩,输侬当户理新妆。
次云松访复婴宿万年宫
元末明初·蓝仁
闻道寻仙叩洞门,清溪古木路斜分。桃花满地飞红雨,橘树悬崖涨绿云。讲罢先天烟篆冷,梦回斜月玉笙闻。高秋也欲扶衰病,共候山中白马君。
美人诗二十二首(其九)月溶
明·黎景义
高秋月皓片霞稀,倚月人如湿又非。缃袂带风长耐冷,绿鬟凝露独慵归。香浮碧落疑灵药,彩漾瑶阶见羽衣。几处关山别千里,相思一夜共清辉。
中秋夜陇州徐常侍座中咏月
唐·无可
陇城秋月满,太守待停歌。与鹤来松杪,开烟出海波。气笼星欲尽,光满露初多。若遣山僧说,高明不可过。
望水诗
南北朝·鲍照
刷鬓垂秋日,登高观水长。千涧无别源,万壑共一广。流驶巨石转,湍回急沫上。苕苕岭岸高,照照寒洲爽。东归难忖恻,日逝谁与赏。临川忆古事,目孱千载想。河伯自矜大,海若沈渺莽。
赠文应上人
唐·孟郊
栖迟青山巅,高静身所便。不践有命草,但饮无声泉。斋性空转寂,学情深更专。经文开贝叶,衣制垂秋莲。厌此俗人群,暂来还却旋。
何计部粤桥召宴淮上
明·陈迁
十年京洛风尘客,此日津前独泛舟。淮海鱼龙春梦暖,楚天烟雨雁声愁。坐邀明月临仙署,醉把残英感素秋。倾盖不知归路暝,停云芳树独淹留。
雨霁
明·薛蕙
西堂薄暮暄气微,雨霁清风飘我衣。明月在户稍将出,白云向空犹自飞。寄身世路有倾侧,抗志神游无是非。仙人胡乃不来下,接身山林同子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