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
抒情
思乡
思念
写景
怀古
情感
记梦
秋节

译文

在遥远的孤村之中,夜色渐浓,半支篆香在烛火中静静燃烧,散发出凄凉的香气。
怀揣着对某人的思念,悲叹梦境太短,无法与思念的人长久相守;听着窗外的雨声,却更觉夜晚漫长,让人心生恐惧。
尽管有人使用某种方法(“有术乾盘汞”)试图修炼或寻求长生之术,但我却无法找到任何方法来抵挡岁月的流逝,扫去双鬓的白霜。
我曾高声吟咏诗歌试图排解内心的郁闷,但吟咏完毕,却更加感到一种空虚和迷茫(“吟罢更伥伥”)。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枕上》,描绘了夜晚在孤村中的孤独与凄清情境。首句“迢递孤村夜”以“迢递”形容乡村夜晚的遥远和寂静,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次句“凄凉半篆香”则通过点燃的半篆香的微弱光亮和气味,进一步渲染出凄凉的气氛。“怀人悲梦短”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梦中相逢却短暂,暗示了现实中的分离之苦。“听雨怯更长”则借雨声来衬托长夜难眠的无奈,雨声与更鼓声交织,显得时间格外漫长。“有术乾盘汞,无方扫鬓霜”两句运用道教炼丹的典故,暗指诗人试图通过修炼来抵抗岁月的流逝,但又无可奈何地发现白发已生,流露出对时光荏苒的感慨。最后两句“高吟拟排闷,吟罢更伥伥”揭示了诗人试图通过高声吟诵来排解心中的郁结,然而吟唱完毕后,内心依然感到迷茫和失落,表达了更深的孤独与愁绪。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孤村之夜的内心世界,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陆游

9386首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寄元遗山
元·曹之谦
诗到夔州老更工,只今人仰少陵翁。自怜奕世通家旧,不得论文一笑同。草绿平原愁落日,雁飞寒水怨秋风。黄金鑛里相思泪,几堕凭高北望中。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