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
寺
篮
舆
送
客
过
江
村
,
小
寺
无
人
半
掩
门
。
古
佛
负
墙
尘
漠
漠
,
孤
灯
照
殿
雨
昏
昏
。
喜
投
禅
榻
聊
寻
梦
,
懒
为
啼
猿
更
断
魂
。
要
识
人
间
盛
衰
理
,
岸
沙
君
看
去
年
痕
。
写景
地点
山水
情感
送别
哲理
地点——山寺
秋天的
寺庙
译文
篮舆载着客人渡过江边的小村庄,一座小寺无人问津,半掩着门扉。
古佛靠在墙上,尘土覆盖其上,孤灯照亮了寺庙内的殿堂,雨中显得昏昏欲睡。
欣喜地投身禅榻之上,寻找梦境的踪迹,懒得为啼叫的猿猴所惊扰,更让人心神不宁。
要明白人世间的盛衰兴替之理,看看岸边的沙滩,那里有着去年留下的痕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又略带寂寥的山寺景象。诗人乘坐竹篮车(篮舆)过江村,来到一座荒凉的小寺,寺门半掩,显得空寂无人。古佛像倚靠在墙上,积满了厚厚的尘埃,暗淡无光;昏黄的灯光透过雨幕,照亮了空荡的殿宇,营造出一种阴郁的氛围。诗人进入寺中,暂且放下烦忧,在禅榻上寻找片刻梦境,不愿被哀鸣的猿猴声打扰心绪。他借此情境,深感世间盛衰无常,如同岸边的沙粒,每年都会留下新的痕迹,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寺的冷清与诗人内心的感慨,寓含了对世事沧桑的深刻理解,展现了陆游的沉思与哲理。
陆游
9386首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猜您喜欢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送韦处士归省朔方
唐·赵嘏
映柳见行色,故山当落晖。青云知己殁,白首一身归。满袖萧关雨,连沙塞雁飞。到家翻有喜,借取老莱衣。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赠人二首(其二)
唐·王建
多在蓬莱少在家,越绯衫上有红霞。朝回不向诸馀处,骑马城西检校花。
禅庭夜坐
明·陶益
寻幽养病惟依寺,心了身閒祇爱僧。幻界夜来窥色相,杳然空见佛前灯。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