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秋天
天气
抒情
农家生活
节气
秋收
日常生活

译文

今年秋天多阴天,还无法确定收成是好是坏。
时不时地飘来一片云彩,又化作细雨落下来几点。
傍晚天空终于晴朗得十分牢固,天色碧蓝像被染过一样。
微风轻轻吹过林梢,斜日挂在山边。
农夫们已经结束了场院的劳作,正在全力忙于收割的事务。
我却贪睡让我感到惭愧,白天的门扉长时间地紧闭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季多阴雨的天气,诗人对丰收与否心存悬念。他观察到时而飘过的云朵和零星的雨点,但傍晚时分,天空放晴,蓝天如洗。微风轻拂树梢,夕阳西下,山色宜人。农人们结束劳作,忙着收拾,诗人感叹自己贪睡,享受着这宁静的午后时光,斋门紧闭。整体上,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日的气候变化和乡村生活的恬静,流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欣赏与自省。

陆游

9386首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猜您喜欢

答谢伯子先生
明末清初·张穆
世外目不至,思君时梦游。兹游岂复梦,绝矫横中流。乱世感飘泊,衰年重离忧。天涯偶重见,握手仍生愁。问君犹善饭,焚膏阅坟丘。搦管遂千字,豪心不能休。廿年辞柴桑,别业青林幽。余.....
题陈孟敷耕图
明·王恭
野情鱼鸟边,孤兴寄秋田。霜降黄花酒,山空白日眠。云根缃帙散,林杪桔槔悬。予亦栖栖者,遥知沮溺贤。
久居京师感怀诗
唐·费冠卿
茕独不为苦,求名始辛酸。上国无交亲,请谒多少难。九月风到面,羞汗成冰片。求名俟公道,名与公道远。力尽得一名,他喜我且轻。家书十年绝,归去知谁荣。马嘶渭桥柳,特地起秋声。
暮秋偕诸子登衡阳紫云峰
清·释敬安
紫云最高处,飞锡共登临。秋老山容瘦,天寒木叶深。西风孤鸿唳,流水道人心。坐久林塘晚,寥寥钟梵音。
九月一日睡起
宋·钱时
帖帖冬窝眠正稳,剥地钟声忽敲醒。起来空堂一事无,日弄波纹满窗影。
立秋雷雨初晴与外共限韵
清·牟氏
一叶惊秋雨,殷雷欲住时。寒蛩犹未觉,促织已先知。剪烛同清话,含毫各逞思。微风生夜月,雁影落芳池。
立秋日居田园有感
明·施渐
霏霏轻霭薄朝晖,又见凉飔一叶飞。气早畴官已应闰,天移星火欲流辉。黍苗遍野劳歌少,杞菊成畦生事微。谁谓门闲可罗雀,秋风转觉雀来稀。
山中呈聂心远诸客(其二)
宋·文天祥
黄叶婆娑上钓舟,唤回旧梦到江流。多情政自怜樯燕,两鬓终当付野鸥。未说离怀向南浦,须知诗意在夔州。朔风昨夜吹沙急,早觉寒声战玉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