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
晚
二
首
(
其
一
)
梧
桐
落
井
床
,
蟋
蟀
在
书
堂
。
徂
岁
聿
云
暮
,
揽
衣
慨
以
慷
。
一
生
常
蹭
蹬
,
万
事
略
更
尝
。
赖
有
铭
心
语
,
南
华
论
坐
忘
。
读书惜时
怀才不遇
译文
译文:井边的梧桐树叶子落在了床上,书堂里响起了蟋蟀的叫声。
译文:时光逐渐走向了晚年,我提起衣服(可能是准备离开或开始新的事情),心中充满了感慨和激昂。
译文:一生中我常常经历坎坷,各种事情也都有所经历和尝试。
译文:幸亏有那些铭记在心的语言(可能是指诗词、格言等),以及南华经中关于“坐忘”的论述。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秋晚二首(其一)》中的片段。诗中描绘了秋季夜晚的景象,梧桐树叶飘落,掉入井中,而书堂内仍有蟋蟀鸣叫,营造出一种寂寥的氛围。诗人感叹时光飞逝,"徂岁聿云暮",意指一年将尽,他不禁感慨万分,深感人生道路的坎坷不平,"一生常蹭蹬",经历诸多挫折。尽管如此,诗人仍能从南华经等典籍中找到心灵的慰藉,"赖有铭心语,南华论坐忘",表明他对道家思想有所领悟,能够通过忘却世俗烦恼来寻求内心的宁静。整体上,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际遇的沉思,以及在逆境中寻找精神寄托的决心。
陆游
9386首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猜您喜欢
访倪元镇不遇
元末明初·杨维桢
霜满船篷月满天,飘零孤客不成眠。居山久慕陶弘景,蹈海深惭鲁仲连。万里乾坤秋似水,一窗灯火夜如年。白头未遂终焉计,犹欠苏门二顷田。
书事咏怀
唐·白居易
官俸将生计,虽贫岂敢嫌。金多输陆贾,酒足胜陶潜。床煖僧敷坐,楼晴妓卷帘。日遭斋破用,春赖闰加添。老向欢弥切,狂于饮不廉。十年闲未足,亦恐涉无厌。
戏学张水部赠河南少尹
宋·郑獬
河南少尹鬓如丝,角里先生是吏师。花下放衙因试酒,竹间留客为寻棋。年劳只许钞书数,月俸长留买药资。已说开春须上表,终南山下乞分司。
次酬胡编校赋竹屋(其二)
宋·刘黻
紫气曾临屋有光,老僧相对说修藏。貌癯渐觉衣冠古,交淡谁知道谊常。文类锦机君独艳,才如袜线我无长。近来悟得安心法,菜饭蒲团一炷香。
秋夜
清·张祖继
客舍垂帘更闭门,读书消夜静无言。翻声古鼎煎茶髓,弄影秋镫写菊魂。孤僻天生谁过访,衰残风骨自能存。寒侵布被眠难稳,暖足何年始抱孙。
题两当轩集
清·陈熙治
岂是容才地,萧条盼一官。诗因愁苦好,名到布衣难。叫月猿声脆,惊霜雁影单。扁舟当客里,读罢晓钟残。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