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抒情
夏天
田园风光
日常生活
自然

译文

在阳光普照的日子里,小巷和街道上晒满了丝绸,散发出阵阵香气。雨过天晴后的田野上,人们正忙碌地收割麦子。
挑着担子的人经过家门,品尝着冰凉的米粉。微风轻拂,可以看见新竹的笋壳纷纷脱落。
邻居家的妇女在篱笆旁收拾着捕鱼的篓子,村里的医生敲着门送来了药方。
想要到湖边去散步却又懒得动弹,于是悠然地扶着拐杖站在斜阳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时节乡村的日常生活景象。首句“日长巷陌晒丝香”写出了夏日白天漫长,家家户户门前晾晒蚕丝的香气四溢,展现了农村的勤劳与生机。次句“雨霁郊原割麦忙”则描绘雨后初晴,田野上农民忙碌收割小麦的繁忙景象。第三句“小担过门尝冷粉”,细腻地刻画了村民品尝夏日凉粉的闲适,体现了生活的恬淡与惬意。第四句“微风解箨看新篁”通过微风轻拂竹笋壳,展现出新竹生长的清新与活力。接下来两句“傍篱邻妇收鱼笱,叩户村医送药方”,进一步描绘邻里之间的互助与和谐,渔妇收网和村医用药方的情景,充满了淳朴的人情味。最后,“欲到湖边还懒动,悠然扶杖立斜阳”以诗人自己为视角,表达了对湖边美景的向往,但因慵懒而未去,只是在夕阳下悠闲地倚杖而立,流露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夏乡村的日常琐事,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诗意,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体现了陆游诗歌中常见的农村生活情趣和闲适心境。

陆游

9386首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猜您喜欢

溪上吟
宋·黄庭坚
短生无长期,聊暇日婆娑。出门望高丘,拱木漫春萝。试为省鬼录,不饮死者多。安能如南山,千岁保不磨。在世崇名节,飘如赴烛蛾。及汝知悔时,万事蓬一窠。青青陵陂麦,妍暖亦已花。长.....
上太守二首(其二)
明·陈繗
四境弦歌处处扬,熙熙千里总春阳。安人每展经纶手,忧国还披铁石肠。日永蒲鞭空示辱,风清麦陇有馀香。夜来试看城头月,也得寒微一借光。
葛阳道中杂诗二首(其二)
明·谢肇浙
乌桕成林稻满畦,新篘白酒配黄鸡。老农醉卧无人唤,日落子规头上啼。
资政入村造寿器谩赋
宋·陈宗远
功成身退从来少,绿野超然洗俗埃。闲出西畴营六槚,胜传南极映三槐。迎门村妇携儿拜,遮道田翁带犬回。竞喜鸣珂归旧隐,争如鸥鹭不相猜。
蝶恋花·六月词再用前韵八首(其六)
清·陈维崧
六月荆南蝉早沸。做暝连阴,夏已赊秋意。莫谓晚凉饶爽致,田禾最怕床头被。长日经营无好计。枕上诗成,记又无头尾。且拾厨中青鸭子,糊他一盏萤灯戏。
宴会成趣园诗
金·李楫
萧然三径足云烟,须信壶中别有天。柳暗花秾随杖履,月明风细入毫笺。亭轩侈靡非金谷,交友清真似白莲。我亦老来当办此,挂冠何日得归田。
集著尚书偶成
宋·陈文蔚
水饮已忘三月味,囊空真乏一钱储。屡空本是吾家事,赢得閒身且著书。
夏日
宋·陆游
赫赫炎威日正中,冰纨笛簟欲无功。一心愿伴沙头鹭,百计难呼木杪风。纤手削瓜刀似水,小罂分酒盏如空。洗心幸有高楼月,少待寒光出海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