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
兴
四
首
(
其
三
)
扫
尽
衣
尘
喜
不
胜
,
村
居
终
日
醉
腾
腾
。
闲
投
邻
父
祈
神
社
,
戏
入
群
儿
斗
草
朋
。
幽
径
有
风
偏
爱
竹
,
虚
堂
无
暑
不
憎
蝇
。
悠
然
又
见
江
天
晚
,
隔
浦
人
家
已
上
灯
。
写景
田园
抒情
夏天
友情
动物
大雁
山水
译文
扫尽身上的尘土后喜不自胜,在村中居住每天都是醉醺醺的。
闲暇时在神社前向邻居老人祈求福祉,与孩子们一起玩耍斗草。
幽静的小径有风时偏爱竹林,空旷的厅堂没有暑气连苍蝇也不讨厌。
悠然自得中又见江边天色已晚,隔着江浦对面的人家已经点上了灯。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遣兴四首(其三)》。诗中描绘了诗人归隐乡村后的闲适生活。首句“扫尽衣尘喜不胜”,表达了诗人摆脱尘世烦恼后的喜悦心情,扫去衣上的尘埃,仿佛也扫去了心中的忧虑。接下来的“村居终日醉腾腾”写诗人整日沉醉于乡村生活,无忧无虑。诗人与村民亲切交往,“闲投邻父祈神社”,表现出对乡村风俗的热爱和参与;“戏入群儿斗草朋”则勾勒出与孩子们嬉戏的欢乐场景,充满童趣。诗人对环境的喜好也跃然纸上,“幽径有风偏爱竹”,竹子象征着高洁,他独爱竹林中的清风;“虚堂无暑不憎蝇”,即使在炎热的夏日,空旷的堂屋也因无暑而让人心生喜爱,连讨厌的苍蝇都变得可以忍受。最后两句“悠然又见江天晚,隔浦人家已上灯”,以景结情,傍晚时分,诗人悠然欣赏江天之景,远处村庄的灯火点点,更显宁静与温馨。整首诗通过日常生活细节,展现了诗人归隐后闲适、自得其乐的生活状态,以及他对田园生活的深深喜爱。
陆游
9386首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猜您喜欢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句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敕勒歌
南北朝·无名氏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送韦处士归省朔方
唐·赵嘏
映柳见行色,故山当落晖。青云知己殁,白首一身归。满袖萧关雨,连沙塞雁飞。到家翻有喜,借取老莱衣。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唐·孟浩然
带雪梅初煖,含烟柳尚青。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