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
出
下
牢
关
大
舸
凌
惊
涛
,
飞
度
青
玉
峡
。
虚
壁
云
濛
濛
,
阴
洞
风
飒
飒
。
拂
天
松
盖
偃
,
入
水
山
脚
插
。
炎
曦
忽
摧
破
,
亭
午
手
忘
箑
。
悬
知
今
夜
喜
,
月
白
宿
沙
夹
。
旷
哉
七
泽
游
,
盟
鸥
不
须
歃
。
写景
山水
抒情
夏天
豪放
七泽游
写山
旷达
译文
一艘大船凌驾于惊涛骇浪之上,飞速地渡过青玉一般的峡谷。
雾气在空旷的崖壁上显得朦朦胧胧,阴暗的洞穴里传来风声飒飒作响。
高大的松树倾斜倒下,倒在水中的山影似乎与水面相接。
烈日突然间被云层遮蔽,亭中的人们已忘记用扇子驱赶暑气。
心中悬想今晚的欢乐时光,明月照耀下的沙滩和白色的沙滩夹在一起。
浩瀚的七泽中畅游令人心情旷达,连誓同水共济的盟誓都不再需要了(表示心情之惬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坐大船穿越惊涛骇浪的情景,以"大舸凌惊涛,飞度青玉峡"开篇,展现了船只破浪前行的壮观景象和青玉峡的美丽名字。接下来的"虚壁云濛濛,阴洞风飒飒",通过云雾缭绕的山壁和洞穴中的风声,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幽深的氛围。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沿途的自然景观,如"拂天松盖偃,入水山脚插",形象地刻画了松树高耸入云,山脚仿佛插入水中,动静结合,富有画面感。随着太阳升高,"炎曦忽摧破",炎热的阳光穿透云层,诗人感到暑意消减,"亭午手忘箑",甚至忘记手持扇子。夜晚来临,诗人预感到"今夜喜",因为"月白宿沙夹",明亮的月光映照在沙滩上,景色宜人。最后两句"旷哉七泽游,盟鸥不须歃",表达了诗人对这次旅程的畅快与自由,认为无需与鸥鸟立誓结盟,就能享受这份旷达的自然之乐。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舟行过程中的自然风光,以及诗人由此产生的内心感受,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陆游
9386首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猜您喜欢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句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题程世洪栖云楼
明·孙一元
楼上閒云万顷漫,爱云长日倚阑干。岩花半落岚光重,木叶乱鸣江雨寒。野老自甘泉石味,儿童时进蕨薇盘。閒来更觉青山好,湘簟疏帘静里看。
满江红·江村夏咏十首(其四)
清·陈维崧
碧浪初圆,凭水阁、脱巾独立。谁作伴、数竿篱竹,一瓯茗汁。似有声来茶硙转,断无人处村舂急。正日长、拨闷枕书眠,斜川集。槿花上,珠堪吸。豆花底,凉堪裛。看瀰茫一派,雨蓑烟笠。.....
泊云安下大风骤雨作柏梁体一篇
宋·邵博
晴空赤日飞丹霞,扁舟春热汗且呀。寒温之候无乃差,朝犹挟纩莫著纱。祝融暴横势莫加,骤将炎赫移韶华。东皇游冶穷豪奢,未终节序还其家。忽惊猛吹扬白沙,烟云四起相邀遮。空中轣辘鸣.....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