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时
忧民
抒怀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乞祠久未报》,表达了诗人在朝廷未批准他担任闲职(祠禄)时的内心感受。首句“圣朝未许领丛祠”直接陈述了现状,表明他对未能得到闲职的无奈和期待。第二句“拥褐清羸不自支”描绘了诗人清贫瘦弱的生活状态,暗示了他对身体状况的担忧。接下来,“邓禹有灵应笑拙”通过典故,借邓禹的智谋与自己的笨拙相对比,流露出对自己才能的自嘲和对未能得到适当职位的感慨。“周公无梦固知衰”则以周公的梦境为喻,暗示自己年事已高,预感到仕途的衰落。“得闲要及身安日”表达了诗人渴望在有生之年能过上悠闲的生活,而“到死应无睡足时”则揭示出他对未来的忧虑,即使得到闲暇,恐怕也难有真正安宁的日子。最后两句“七百日来尘满抱,今朝湔祓有新诗”回顾了长久的等待和内心的积郁,以写诗的方式寻求心灵的洗涤和释放。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自身境遇的感慨,又有对未来的忧虑,展现了诗人复杂而细腻的情感世界。

陆游

9386首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猜您喜欢

自遣
唐·罗隐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不寐
宋·葛立方
年来百念如灰冷,何物关心搅睡眠。奠枕不容安丙夜,乘轺端复类丁年。曲中谁辨齁齁趣,梦里难成栩栩然。只恐睡蛇钩已尽,髦蛮难到曲屏边。
召命书怀(其一)
明·林俊
召命三申力敢辞,转于遇晚属深思。枘方几适循时制,弦直真烦圣主私。心有温公元己病,迹如樊子故无奇。秋瓜落尽曾根蒂,祗恐归时异去时。
过王氏南园看竹刘以和携酒至共酌林间(其三)
明·刘崧
磊磊苍苔石,娟娟翠筱林。圃畦分晓色,邻屋借秋阴。日转游丝细,天寒聚雀深。独无三亩地,种汝伴清吟。
玉女摇仙佩·题自制琴谱
清·黄德贞
偶摛词藻,未别宫商,忽听琳琅佳操。助我清音,悠然淡韶,恍若鹤鸣霜晓。如竹疏风笑。似荷弹雨点,声声寒悄。想当日、登临怀古,开襟霁景相照。任目断飞鸿,不计焦桐,十分叶调。自笑.....
惜哉行(其一)
明·魏学洢
惜哉云中鹤,矫矫乘风翔。亮音振天表,光洁凌秋霜。一朝堕凡想,误入鹅鹜行。敛翮独惆怅,羞闻称凤凰。
良乡行宫作并示直?官
清·爱新觉罗·弘历
春月行旌驻节时,青郊膏泽惬予私。那知卜度诚难预,大抵忧欣总若斯。山地幸犹过半穫,水乡安免逭长饥。曰休曰助新颁旨,其善推行良有司。
丙子初度感怀
明·毕自严
蓬弧六十八回春,潦倒颓龄愧此身。学圃祇期松菊茂,传家岂虑子孙贫。喜闻翔骑初奔北,愁听长鲸未息尘。但愿太平调玉烛,烟霞高卧庆芳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