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
抒情
记事
写人
秋节

译文

我六十四岁的时候,因获罪被罚去服劳役。
我把书捆起来从东门离开,挥手向国都里的人告别。
我笑着指身上的衣服,不再被京城尘埃所染。
当时有一位老翁,祝我以后应当自爱自珍。
他预言说十五年后,在浙江边上迎接我。
我笑着对老翁说,哪里用得着担心下辈子的事。
世间万事本难以预料,没想到真有这么一天。
我已是白发苍苍,衣衫褴褛,生活清贫。
我们在河边的秋风中相遇,一握手就开心地笑了起来。
我们买酒杀鸡,把过去的事情都拿出来细说一遍。
试着数数朝廷中的旧友,大都零落四散,让人感到悲辛。
我和老翁虽然都已老迈,但我们的肝胆还像铁石一样坚贞。
即使相隔千里我也愿前往拜访,更何况这里离得这么近呢?
当秋高气爽的时候,让我们经常相互拜访吧。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赠洞微山人》。诗中,诗人以自述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人生境遇和对友情的珍视。六十四岁的诗人因获罪被贬,背负书籍离开京城,告别世人,决心远离尘嚣。在路上,他遇到一位老翁,老翁祝愿他珍惜自己。十五年后,诗人想象在浙江边迎接老翁的情景,笑言生死之事难以预料,如今两人都已老去,贫穷依旧。秋天的风中,他们在河头重逢,感慨万分,回忆起过去的事情,感叹同僚们的凋零,尽管生活艰难,但友情深厚。诗人表示即使千里之外,也会不远千里前来拜访,强调了友情的珍贵。最后,他们相约在秋高气爽的夜晚,频繁地相互来访,共享美好时光。整首诗情感真挚,流露出诗人对友情的坚守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陆游

9386首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次韵郑盱眙见寄并简其甥刘君
宋·陆游
衣上空嗟京洛尘,故交半作白头新。众中初得见吾子,东观已疑无若人。仗马极知非久斥,沙鸥要是孰能驯。两章英妙同时到,赵壹囊中却未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