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
答
黄
时
举
贡
士
献
黄
草
布
九
陌
尘
中
一
笑
看
,
肯
随
风
月
到
遥
山
。
应
知
枕
石
先
秋
冷
,
何
羡
槃
冰
及
夏
颁
。
古
意
纻
衣
仍
缟
带
,
襟
期
华
发
更
苍
颜
。
多
君
志
力
犹
强
健
,
不
道
人
生
行
路
难
。
写景抒情
怀古励志
赞颂友情
秋天的
抒发志向
译文
走在繁忙的街道上,我淡然一笑,愿意随着风月到那遥远的山间。
应当知道,枕着冷石在秋天会感到更冷,何须羡慕那夏天里分发冰块的行为。
古人的情意,纻衣缟带依旧流传,胸怀壮志的白发老者更显得容颜苍老。
你的意志力仍然强健,不要说人生路途艰难。
赏析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孙应时所作,名为《和答黄时举贡士献黄草布》。诗中的意境和用语都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九陌尘中一笑看,肯随风月到遥山。"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游刃有余的情怀。诗人在尘世纷扰之中保持着一份淡定与从容,一笑了之,愿意追随自然的风月直至远方的山巅。这里体现了古代士人的高洁情操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应知枕石先秋冷,何羡槃冰及夏颁。"这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时间流逝和物是人非的感慨。通过“枕石”、“槃冰”等意象,表达了对坚硬不变但已失去温度的事物的理解,以及对永恒与变化之间关系的思考。"古意纻衣仍缟带,襟期华发更苍颜。"这里诗人借用“古意”、“纻衣”和“缟带”等词语,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与对往昔岁月的怀念。而“襟期华发更苍颜”则展示了一种生长、衰老的过程,以及面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多君志力犹强健,不道人生行路难。"最后两句,诗人赞扬了某位友人的坚韧不拔和旺盛的生命力,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于人生旅途艰辛的认识,即便是意志如钢、精力充沛之人,也无法避免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多重含义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时间、传统以及个人毅力的深刻思考。
猜您喜欢
次儿辈戏商卿设醴韵二首(其二)
宋·陈造
将命长须脚未移,联翩客马已来齐。菊花旋采浮云液,罗幕宽围护麝脐。醉里有诗皆虎凤,区中无物不虫鸡。主宾等是龙津客,未分金鳞卧瓮齑。
故人过访
元·廖大圭
七尺长身卧故庐,日斜起坐对残书。几人岁晚能相问,一榻山中独久虚。好客新秋来杖屦,小窗暮雨共盘蔬。相看道义有真乐,万事悠悠总不如。
赠方矩之
元·张仲深
化城尽属利名场,门外三车日日忙。自畏简书为府史,故知文字重经王。天华晓雨苍云湿,贝叶翻风白昼香。江海红尘一千丈,静边心地自清凉。
答麦养明处士
明·卢龙云
久逐风尘驱道路,暂来休沐出郊畿。少微自动烟霞色,南极长悬涧壑辉。旧德镇浮轻组绶,新篇寄远尽珠玑。凤雏已长丹山翮,伫见层霄向日飞。
赠郭高叔三首(其一)
宋·陈造
护香深閤写乌丝,有底朱楼望得知。与问天津倚栏客,庸非青琐窃桃儿。
和答沈凤峰二首(其二)
明·孙承恩
落日怀人切,沧波鼓楫迟。我承丹陛命,君赴白云司。健翮终雄奋,疲驽已倦驰。忽承琼玖赠,裁答愧芜辞。
秋花十咏(其二)桂花
宋末元初·方一夔
仙府分根饱月光,百车金粟撒瑶房。夜来东壁西风劲,三万牙签字字香。
林泉诗卷
明·庄昶
谁能一日忘天下,高枕青山白发深。凤鸟河图终此梦,白云流水亦何心。明良契合从天地,孔孟行藏自古今。俯仰百年供抱膝,不须閒起卧龙吟。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