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
项
平
父
送
别
(
其
一
)
逐
逐
衣
冠
谒
府
公
,
渐
谙
楚
语
异
吴
侬
。
重
江
跋
涉
家
何
在
,
一
饭
辛
勤
计
未
工
。
自
恐
风
尘
成
冗
俗
,
人
言
山
野
欠
疏
通
。
夜
长
不
寐
思
吾
友
,
拨
尽
寒
炉
宿
火
红
。
离别
送别
抒情
友情
景色
自然写实
思想抒发
译文
逐个拜见官员穿着官服,逐渐熟悉了楚地的语言和吴地的人们说话的声音不同。
跨越重重江河,我的家在哪里?辛苦地忙碌,计划尚未完成。
我担心自己融入了尘世变得平庸,别人却说我在山野之中显得不够通达。
夜深了,我无法入睡,思念我的朋友,拨动炉火,红色的火光在寒冷的屋子里跳动。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孙应时创作的《和项平父送别(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即将到来的分别的不舍。"逐逐衣冠谒府公,渐谙楚语异吴侬。" 这两句描绘了朋友在官府中逐步提升地位,同时也学会了当地的语言习惯,展现了其适应环境和进取精神。"重江跋涉家何在,一饭辛勤计未工。" 这里的“重江”可能指的是长江或者多次渡江的旅途,“家何在”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的思念,而“一饭辛勤计未工”则透露出生活的艰辛和诗人对未来不确定的担忧。"自恐风尘成冗俗,人言山野欠疏通。" 这两句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世俗纷争可能玷污自己清高品格的顾虑,以及他渴望保持与自然界的联系和沟通,但又感到困难。"夜长不寐思吾友,拨尽寒炉宿火红。" 在漫长而无法入睡的夜晚,诗人忍不住思念远方的朋友,并通过不断地拨动炉中的余火来温暖自己的身体和心灵。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个人情感以及友谊的情怀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生活细微之处的观察。
猜您喜欢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怀刘京叔
元·曹之谦
奕世金兰契,于今只有君。英才殊落落,馀子漫纷纷。一别几春草,相思空暮云。何时展良觌,把酒共论文。
送严上舍并寄诸公十首(其一)送严
宋·陈造
啧啧雁声急,棱棱秋意深。行都旧新雨,独客短长吟。子肯怜衰病,时来慰滞淫。惜无移日酒,留照蜡灯斟。
洛桥北亭诏饯诸刺史
唐·张说
离亭拂御沟,别曲舞船楼。诏饯朝廷牧,符分海县忧。股肱还入郡,父母更临州。扇逐仁风传,车随霖雨流。恩光水上溢,荣色柳间浮。预待群方最,三公不远求。
咸阳逄卜师颜照磨
明·殷奎
故人已别十年过,衰鬓相逢半已皤。共挽客衣怜道路,又持使节傍关河。归来西掖清光近,坐对南山爽气多。庭下鸟啼人吏散,紫薇花发柰君何。
寄芸敏京师
清·陈书(伯初)
北雁不来秋雨稀,湖云衔日游人归。轩窗卧愁诗又瘦,稻粱晚熟螯难肥。去年花黄蝴蝶飞,登堂别君觞交挥。诗书制序石林至,丰采映壁如云翚。我今不乐辞庭闱,君复流连淹帝畿。僧房独榻亦.....
送大巡吴公赴江西
明·尹台
银鞍骢马紫缨垂,赋别还同把玉卮。法从今朝辞日驭,使华若处驻霜麾。西江天净鱼龙水,南浦风凋鸟鹊枝。此去阳君随绣斧,应知白屋少颦眉。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