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
役
城
楼
天
高
无
游
气
,
林
景
澹
馀
晖
。
感
此
霜
露
节
,
但
伤
风
土
非
。
季
秋
时
序
温
,
百
卉
不
复
腓
。
祗
役
郊
原
上
,
暄
风
一
吹
衣
。
仕
身
谅
无
补
,
课
督
渐
饥
羸
。
还
忆
故
园
日
,
策
杖
田
中
归
。
写景
秋景
抒情
怀乡
节气
城楼
译文
译文:天空高远无云,林中景色在落日的余晖中显得平静。
译文:对于这霜降的时节,我感到悲伤,因为这里的风土人情与我所想的不同。
译文:虽然已是秋季,但时节仍然温暖,各种花草已经不再盛开。
译文:我来到郊外原野,和煦的风轻轻吹过我的衣裳。
译文:我的职位对此事没有帮助,但工作督促的更加紧迫,我的身体也逐渐变得瘦弱。
译文:回想起故园的日子,我曾拄着杖走在田中回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与诗人督役时的内心感受。首句“天高无游气,林景澹馀晖”描绘了秋日天空的辽阔与宁静,林间光线的柔和与淡雅,营造出一种清寂的氛围。接着,“感此霜露节,但伤风土非”表达了诗人对季节更替的感慨以及对当前环境的忧虑。“季秋时序温,百卉不复腓”描述了秋季温暖的天气,百花不再茂盛的状态,暗示着自然界的凋零与衰败。而“祗役郊原上,暄风一吹衣”则通过描写在郊外劳作的情景,以及轻柔的暖风吹拂衣裳,展现了劳动的艰辛与自然的温柔。“仕身谅无补,课督渐饥羸”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官职无益于民的自责,以及因督役而日渐疲惫、饥饿的感受,流露出内心的苦闷与无奈。最后,“还忆故园日,策杖田中归”则寄托了诗人对故乡和田园生活的怀念,渴望回归宁静与自由的心愿。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景色与诗人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有对个人境遇的反思,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社会现实与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朱熹
1440首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朱熹十九岁考中进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一字仲晦,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猜您喜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中秋
清·吴山
最爱寒光好处圆,今宵何事转凄然。两宫昔日繁华地,百代清秋水月天。凫雁不关离黍恨,湖山宁受后人怜。聊乘一叶中流放,风露依稀咽管弦。
题程世洪栖云楼
明·孙一元
楼上閒云万顷漫,爱云长日倚阑干。岩花半落岚光重,木叶乱鸣江雨寒。野老自甘泉石味,儿童时进蕨薇盘。閒来更觉青山好,湘簟疏帘静里看。
沁园春·十月晦日怀庆使院望太行山积雪
清·陈维崧
雪满太行,碧潋瑶翻,纷然沓来。正黄河欲吼,六花籍籍,青山乍老,一夜皑皑。素女淩空,眩师泼水,十万琼楼面面开。深林外,更狐踪半灭,兽窟全埋。万钟宁我加哉。且濡发狂歌乾百杯。.....
怀净土诗(其七)
元末明初·梵琦
莲宫只在舍西头,易往无人著意修。三圣共成悲愿海,一身孤倚夕阳楼。秋阶易落梧桐叶,夜壑难藏舴艋舟。幸有玉池凫雁在,相呼相唤去来休。
晚秋野望
唐·刘沧
秋尽郊原情自哀,菊花寂寞晚仍开。高风疏叶带霜落,一雁寒声背水来。荒垒几年经战后,故山终日望书回。归途休问从前事,独唱劳歌醉数杯。
河传
清·杨继端
雨过。林霁。嫩凉初到,新秋天气。穿针恰上曝衣楼。同倚。晚霞如织绮。七襄轧轧何时歇。经年别。人世休嫌拙。渡银河,灵鹊多。蹉跎。海枯情不磨。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