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
宁
府
学
明
伦
堂
联
师
师
庶
僚
,
居
安
宅
而
立
正
位
;
济
济
多
士
,
由
义
路
而
入
礼
门
。
赏析
这副对联是宋代大儒朱熹为建宁府学(位于今福建省)明伦堂所作,体现了儒家教育的核心理念。"师师庶僚",意指众多的教师和官员,他们应当以身作则,保持严谨的师德和高尚的行为,即使在安逸的环境中也要坚守正道。"居安宅而立正位",强调在舒适的生活中也要保持正确的立场和原则。"济济多士",则是形容众多有才德的学子,他们通过遵循"义路",即道德的道路,进入"礼门",象征着知识与礼仪的双重修养。这表达了对教育的目标——培养品德兼备的人才,使之遵循儒家伦理,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总的来说,这副对联寓教于景,既是对教育者的期许,也是对学生的要求,体现了儒家教育对于个人品行和社会秩序的重视。
朱熹
1440首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朱熹十九岁考中进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一字仲晦,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