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历史怀古
边塞
游侠赞美
情感抒发
人物传赞

译文

秦国的士兵不敢轻举妄动。赵国的赵胜曾向楚国发起诅咒(这里可能是指誓言或咒语)。然后他与毛遂一同前往(某地或执行某任务)。
黄歇向北去到秦国。太子(或指某位贵族)返回荆楚(楚国)。多么美好的游侠之士啊!
他们的行为为何能超越四卿(古代对高官的称呼)呢?我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我崇尚古代的智者,如老子和彭祖。

赏析

这首诗《游侠篇(其二)》由魏晋时期的诗人张华所作,通过对比历史上的四位游侠人物——秦人、赵胜、毛遂和黄歇,以及他们各自前往不同国家的壮举,表达了对游侠精神的赞美。首先,诗中提到“秦人不窥兵”,意指秦人不轻易动用武力,而是以智谋和策略解决问题,体现了秦人的冷静和深思熟虑。接着,“赵胜南诅楚”描述了赵胜南下楚国,可能是在进行外交活动或军事行动,展现了赵胜的勇猛和果敢。“乃与毛遂行”和“黄歇北适秦”分别提到了毛遂和黄歇的故事。毛遂自荐的故事广为人知,他勇敢地站出来为自己的国家争取利益,最终说服了赵王,展现了毛遂的自信和智慧。黄歇则北上秦国,可能是为了完成某种使命或寻求合作,体现了他的远见和决心。最后,“太子还入荆”可能指的是太子返回楚国,这里没有详细描述事件的具体内容,但可以想象太子归来时的庄重和荣耀,反映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责任感。整首诗通过对比这四位游侠的行为,强调了他们的勇气、智慧和忠诚。诗人张华在诗中表达了对古代游侠精神的崇敬,并以“我则异于是,好古师老彭”结尾,表明自己虽不同于这些游侠,却同样热爱古代文化和传统,向老彭这样的先贤学习,追求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这首诗不仅赞扬了游侠的英雄事迹,也体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对高尚人格的向往。

张华

49首
张华(232年-300年),字茂先。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人。西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藏书家,西汉留侯张良的十六世孙、唐朝名相张九龄的十四世祖。张华年轻时便多才多艺,受到时人赞赏。在曹魏时历任太常博士、河南尹丞、佐著作郎、中书郎等职,西晋建立后,拜黄门侍郎,封关内侯。他学识渊博、工于书法、记忆力极强,被比作子产。后拜中书令,加散骑常侍,与杜预坚决支持建晋武帝司马炎伐吴,战时任度支尚书。吴国灭亡后,张华进封广武县侯,因声名太盛而出镇幽州,政绩卓然。后入朝任太常。晋惠帝继位,任太子少傅,因功拜右光禄大夫,累官开府仪同三司、侍中、中书监,被皇后贾南风委以朝政,张华尽忠辅佐,使天下仍然保持相对安宁。后封壮武郡公,又迁司空。永康元年(300年),赵王司马伦发动政变,张华被杀害,享年六十九岁。张华工于诗赋,词藻华丽。编纂有中国第一部博物学著作《博物志》。《隋书·经籍志》有《张华集》十卷,已佚,明人张溥辑有《张茂先集》。张华雅爱书籍,精通目录学,曾与荀勖等人依照刘向《别录》整理典籍。《宣和书谱》载有其草书《得书帖》及行书《闻时帖》。西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藏书家。西汉留侯张良的十六世孙,唐朝名相张九龄的十四世祖。工于诗赋,词藻华丽。编纂有中国第一部博物学著作《博物志》。《隋书·经籍志》有《集》十卷,已佚,明人张溥辑有《张茂先集》。雅爱书籍,精通目录学,曾与荀勖等人依照刘向《别录》整理典籍。《宣和书谱》载有其草书《得书帖》及行书《闻时帖》

猜您喜欢

读史杂感
明末清初·吴伟业
莫定三分计,先求五等封。国中惟指马,阃外尽从龙。朝事归诸将,军需仰大农。淮南数州地,幕府但歌钟。
醉太平十四首(其三)
清·俞樾
燕山勒铭。云台写形。麒麟高阁标名。大将军卫青。功高谤生。菹韩醢彭。青门一叟伶仃。旧通侯邵平。
和谢公定征南谣
宋·黄庭坚
传闻交州初陆梁,东连五溪西氐羌。军行不断蛮标盾,谋主皆收汉畔亡。合浦谯门腥血沸,晋兴城下白骨荒。谋臣异时坐致寇,守臣今日愧苞桑。已遣戈船下漓水,更分楼船浮豫章。颇闻师出三.....
五月十一日夜且半梦从大驾亲征尽复汉唐故地见城邑人物繁丽云西凉府也喜甚马上作长句未终篇而觉乃足成之
宋·陆游
天宝胡兵陷两京,北庭安西无汉营。五百年间置不问,圣主下诏初亲征。熊罴百万从銮驾,故地不劳传檄下。筑城绝塞进新图,排仗行宫宣大赦。冈峦极目汉山川,文书初用淳熙年。驾前六军错.....
春秋战国门·晏婴
唐·周昙
正人徒以刃相危,贪利忘忠死不为。麋鹿命悬当有处,驱车何必用奔驰。
读靖康史
明·陈鉴(用明)
日短中原雁影分,空将镮子寄曹勋。黄龙塞上悲笳月,祇隔临安一片云。
南昌行
明·王廷相
豫章妖星蚀太白,飞入钩陈斗光赤。钦天博士不敢奏,远臣见之空啧啧。周公卜鼎八百春,汉代规摹远过秦。山东诸侯自破灭,淮王鸡犬安能神。白洲老子中台长,何用文章䛕新莽。庆阳鄙夫称.....
浣溪沙
元·王恽
隋末唐初与汉亡。干戈此际最抢攘。一时人物尽鹰扬。褒鄂有灵毛发动,曹刘无敌简书光。争教含泣到分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