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边塞
战争
抒情
写景
赞颂

译文

猃狁背离天理,制造混乱扰乱国家。
战车震动北方的原野,各位将帅赞颂皇上的威严。
将士们齐心协力出征,为正义而忘却私利。军队的声势如满弦的弩,出征的节奏如同发动的机括。
喧闹的声音震动山谷,金色的阳光照亮了大地。
挥动战戟,面对强敌,勇武的战士们踏着敌人的尸体前进。
无论敌我,都俯首就擒,北方地区永远安定。
以前出征时正值炎热的盛夏,如今归来时却是白雪纷飞。
征战的将士们勤劳辛苦,自古以来就有吟咏采薇的篇章。
在庆功宴上接受赏赐,在胜利归来时感到喜悦。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战争的激烈与壮烈,展现了将士们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开篇“猃狁背天德,构乱扰邦畿”,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敌人的不义之举和对国家的威胁。接着“戎车震朔野,群帅赞皇威”描绘了军队出征的壮观场面,显示出皇威的不可侵犯。“将士齐心旅,感义忘其私”表现了将士们的团结一心和高尚情操,他们为了正义和国家的利益,抛却个人私欲,共同奋斗。接下来的“积势如?弩,赴节如发机”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军队蓄势待发、一触即发的状态,预示着即将展开激烈的战斗。“嚣声动山谷,金光曜素晖”则通过声音和光芒的描写,渲染了战场上的紧张气氛和辉煌景象。随后的“挥戟陵劲敌,武步蹈横尸”展现了战士们勇猛冲锋、斩敌无数的英勇行为。“鲸鲵皆授首,北土永清夷”表达了战争最终取得胜利,敌人被彻底击败,北方土地得以安宁的美好愿景。最后,“昔往冒隆暑,今来白雪霏”通过时间的对比,赞美了将士们无论酷暑严寒,始终坚守岗位的坚韧精神。“征夫信勤瘁,自古咏采薇”引用古代诗歌,进一步强调了战争的艰苦和将士们的牺牲精神。“收荣于舍爵,燕喜在凯归”则表达了战争结束后,将士们虽历经艰辛,但因国家的安宁而感到自豪和喜悦的心情。整首诗通过对战争场景的生动描绘,以及对将士们英勇精神的赞美,展现了中国古代战争诗的豪迈与深沉。

张华

49首
张华(232年-300年),字茂先。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人。西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藏书家,西汉留侯张良的十六世孙、唐朝名相张九龄的十四世祖。张华年轻时便多才多艺,受到时人赞赏。在曹魏时历任太常博士、河南尹丞、佐著作郎、中书郎等职,西晋建立后,拜黄门侍郎,封关内侯。他学识渊博、工于书法、记忆力极强,被比作子产。后拜中书令,加散骑常侍,与杜预坚决支持建晋武帝司马炎伐吴,战时任度支尚书。吴国灭亡后,张华进封广武县侯,因声名太盛而出镇幽州,政绩卓然。后入朝任太常。晋惠帝继位,任太子少傅,因功拜右光禄大夫,累官开府仪同三司、侍中、中书监,被皇后贾南风委以朝政,张华尽忠辅佐,使天下仍然保持相对安宁。后封壮武郡公,又迁司空。永康元年(300年),赵王司马伦发动政变,张华被杀害,享年六十九岁。张华工于诗赋,词藻华丽。编纂有中国第一部博物学著作《博物志》。《隋书·经籍志》有《张华集》十卷,已佚,明人张溥辑有《张茂先集》。张华雅爱书籍,精通目录学,曾与荀勖等人依照刘向《别录》整理典籍。《宣和书谱》载有其草书《得书帖》及行书《闻时帖》。西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藏书家。西汉留侯张良的十六世孙,唐朝名相张九龄的十四世祖。工于诗赋,词藻华丽。编纂有中国第一部博物学著作《博物志》。《隋书·经籍志》有《集》十卷,已佚,明人张溥辑有《张茂先集》。雅爱书籍,精通目录学,曾与荀勖等人依照刘向《别录》整理典籍。《宣和书谱》载有其草书《得书帖》及行书《闻时帖》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