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
怀古
写山
山水
记梦
禅意
自然风物
哲理
情感
写景

译文

昔日有人说大隐隐于市井,如今我却选择小隐于招提。
招提(寺庙)半隐于山水的曲折边缘。
明白了世间万物都如浮沤般短暂,我将余生寄托于一处。
回忆当年曾向黄金榜投策,那时的英勇气概直逼星辰。
誓言定要立下功勋来报答天子,对于那些低微的管晏之流我嗤之以鼻。
如今我已老于岩壑之中,日月如梭,双鬓已斑白。
床头剑已锈尽,听到鸡鸣声我仍会起身询问时间。
壮志雄心如今已消磨殆尽,我侧足而思,深陷空门(佛教)的禅思。
半张床上时或照着明亮的月光,简陋的衣服挡不住松风的吹拂。
野僧整天询问我姓名,笑着指向那云海深处的垂挂。
我无姓无名,行迹遍及名山却自称无为。
有时我散着头发解说天地奥秘,有时又放声高歌与天地相应。
有时我醉倒在花间饮酒,有时又闲暇地在墙上题诗。
我无修无证亦无持守,只教我的名姓不要出山,管他世人知不知道我。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状态与心境,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的超脱。开篇“昔云大隐隐城市,我今小隐隐招提”两句,对比古今隐士的不同选择,前者选择在繁华都市中隐匿,后者则在寺庙中寻求内心的宁静。接着“招提半在山之曲、水之涯”,描述了隐居地的环境,山川环绕,远离尘嚣,充满自然之美。“识破万事等浮沤,残生从此托一枝”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看透,认为一切皆如泡沫般虚幻,决定在此后余生中寻找心灵的寄托。接下来“忆昔射策黄金榜,英风凛凛逼斗维”回忆过去辉煌的岁月,意气风发,志向高远,立志要建立功勋,报效国家,不屑于那些庸碌之辈。然而,“于今老去岩壑里,日月不居双鬓丝”现实却让他年华老去,岁月无情,只能在山林间度过余生。面对“床头一剑蒯缑尽,闻鸡起问夜何其”的场景,诗人感叹时光匆匆,夜深人静之时,仍需起身,思考时间的流逝。“壮心只今己销磨,侧足空门有所思”表达了壮志未酬的遗憾,以及对佛教空门的思考。尽管“半榻时枉明月照,短衣不禁松风吹”生活简朴,但诗人依然享受着自然的馈赠,与山间的野僧为伴,过着自由自在的日子。“我生无姓亦无字,迹遍名山号无为”表明诗人追求的是精神上的自由,不在乎世俗的名利,足迹遍布名山大川,以“无为”自号。他时而散发解甲,时而放声歌唱,时而饮酒赋诗,展现出一种随性洒脱的生活态度。最后,“有时醉酌花间酒,有时閒题壁上诗。无修无證亦无持,但教名姓不出山,那管世人知不知”总结了诗人的人生哲学,即在自然中寻找乐趣,在诗歌中表达情感,不拘泥于修行证悟,只求名姓不为世人所知,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整首诗洋溢着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超脱世俗的向往,展现了明代文人独特的隐逸情怀。

邹元标

316首
万历五年进士。同年,以疏论张居正夺情,得罪,廷杖戍贵州都匀卫。居戍所六年,研治理学有成。居正死,召拜吏科给事中,以敢言称。历官南京吏部员外郎,以母丧归。家居讲学几三十年,名扬天下。天启初还朝,进刑部右侍郎,拜左都御史。虽首进和衷之说,不为危言激论,仍为魏忠贤所忌。以建首善书院讲学事,为魏党所攻,被迫辞归。卒谥忠介。有《愿学集》

猜您喜欢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待旦
宋·陆游
晨光残淡月,急点杀寒更。历历记孤梦,悠悠带宿酲。揽衣推枕起,乱发绕床行。叹息人间事,还随初日生。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