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
邓
博
罗
登
鸡
鸣
山
时
汝
德
司
成
同
登
鸡
鸣
楼
阁
倚
层
霄
,
我
辈
同
登
未
寂
寥
。
曾
向
罗
浮
专
五
岭
,
今
从
白
下
忆
诸
朝
。
钟
山
云
气
当
窗
袅
,
册
府
莺
声
傍
柳
娇
。
不
禁
乡
思
春
烂
漫
,
紫
荆
花
下
听
鸣
韶
。
写景
春天
怀古
抒情
思乡
写山
赞美
亲情
山水
城市
译文
鸡鸣声中,我们倚着层霄登上楼阁,我们这一辈人一同登楼,从未感到寂寞。
我们曾经专程前往罗浮山游览五岭风光,现在从白下这个地方回忆起过去的朝廷生活。
钟山上的云气在窗前缭绕,册府(可能是指某种文献或书籍)旁的黄莺啼声婉转动听。
春光烂漫,我不禁想起家乡,想象着在紫荆花下听鸣叫的声音。
赏析
此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鸡鸣山上的登高览胜之景,以及由此引发的乡思之情。首句“鸡鸣楼阁倚层霄”以雄浑之笔勾勒出鸡鸣山楼阁依山而建,直入云霄的壮丽景象,为全诗奠定了豪迈的基调。接着,“我辈同登未寂寥”一句,不仅点明了诗人与友人一同登山的情景,也暗示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即使在高处也不感孤独。“曾向罗浮专五岭,今从白下忆诸朝”两句,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回忆和对当前处境的感慨。罗浮、五岭等地名的提及,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地理背景,也暗含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钟山云气当窗袅,册府莺声傍柳娇”描绘了鸡鸣山上的自然美景,云气缭绕,莺声婉转,柳树轻摇,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画卷。这些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喜悦。最后,“不禁乡思春烂漫,紫荆花下听鸣韶”表达了诗人因春色烂漫而生的乡思之情。紫荆花作为春天的象征,不仅增添了画面的色彩,也触动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思乡情怀。在花下聆听韶乐,更是一种心灵的慰藉,将乡愁与自然之美融为一体。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沉的情感世界,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邹元标
316首
万历五年进士。同年,以疏论张居正夺情,得罪,廷杖戍贵州都匀卫。居戍所六年,研治理学有成。居正死,召拜吏科给事中,以敢言称。历官南京吏部员外郎,以母丧归。家居讲学几三十年,名扬天下。天启初还朝,进刑部右侍郎,拜左都御史。虽首进和衷之说,不为危言激论,仍为魏忠贤所忌。以建首善书院讲学事,为魏党所攻,被迫辞归。卒谥忠介。有《愿学集》
猜您喜欢
南阳春日十首(其一)
宋·陈舜俞
城头古木未知春,官柳柔条日日新。门巷旋开沽酒市,郊原便有踏青人。风烟乍入禽初好,网罟犹多雉肯驯。拟为芳时对樽斝,愧无心事乐天均。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次韵郑盱眙见寄并简其甥刘君
宋·陆游
衣上空嗟京洛尘,故交半作白头新。众中初得见吾子,东观已疑无若人。仗马极知非久斥,沙鸥要是孰能驯。两章英妙同时到,赵壹囊中却未贫。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