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二
月
乐
辞
十
三
首
(
其
十
二
)
十
二
月
风
惊
雁
阵
鸣
寒
天
,
迎
春
燕
綵
飞
联
翩
。
星
门
十
二
转
华
月
,
三
十
六
簧
吹
暖
烟
。
琼
芳
散
漫
舞
幽
碎
,
酒
力
微
昏
不
成
醉
。
尽
衣
送
岁
鼓
逢
逢
,
椒
花
翠
盘
分
小
红
。
写景
节日
动物
冬天的词
迎春的词
描述鼓声的句
十二月主题的
译文
风声惊起雁阵鸣叫在寒天,春燕彩羽飞舞连接成片。
星门十二座旋转着华丽的月光,三十六支簧片吹出暖烟。
琼花(或指其他珍贵花卉)散漫地舞动,显得幽静而细碎,酒力微弱让人感觉有些晕乎却并未真正醉倒。
整衣送走旧的一年,听到新年的鼓声逢逢作响,盘子里放着用椒花染成的小红点(这里通常用来表示喜庆的红色)。
赏析
这首元代吾丘衍的《十二月乐辞十三首(其十二)十二月》描绘了一幅冬日清晨的景象。首句“风惊雁阵鸣寒天”,通过风声惊动雁群的鸣叫,展现了冬季的寒冷与寂静。接着,“迎春燕綵飞联翩”则以即将来临的春天为背景,预示着生机与活力,燕子轻盈地穿梭飞翔。“星门十二转华月”描绘了明亮的月光在夜空中流转,暗示时间的流逝。“三十六簧吹暖烟”中的“三十六簧”可能指的是乐器,乐声在温暖的空气中回荡,带来一丝暖意。“琼芳散漫舞幽碎”运用了瑰丽的意象,形容雪花飘落如琼瑶般,轻盈地在月光下舞蹈。“酒力微昏不成醉”则借酒表达诗人微醺的状态,但并未完全沉醉,反而更显清醒。最后两句“尽衣送岁鼓逢逢,椒花翠盘分小红”寓意辞旧迎新,新年将至,人们欢庆的场景,鼓声阵阵,椒花点缀的翠绿盘中分发着红色的喜庆之物。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日的景色和节日的气氛,展现出元代文人对生活情趣的细腻感受。
猜您喜欢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夏初临·平山堂看龙舟
清·阮恩滦
高阁凌霄,长坂掣练,正逢竞渡芳游。遥指旌旗,回旋三两龙舟。满湖烟景齐收。沸笙歌、乱逐中流。锦波荡桨,春雷叠鼓,作势昂头。当年阑槛,种柳依依,醉翁陈迹,鸿雪空留。青山无恙,.....
鹦鹉曲·溪山小景
元·冯子振
长绳短系虚名住。倾浊酒劝邻父。草亭前矮树当门,画出轻烟疏雨。看燕南陌上红尘,马耳北风吹去。一年年月夜花朝,自占取溪山好处。
有怀刘协中
明·文徵明
东风度幽馆,群鸟相和鸣。念子会无期,茫然过清明。春江芳草远,怀人心目惊。如何多朋友,我独傍山城。岂无樽酒欢,亦有花木荣。所怜异乡物,徒念心怔营。白云度水去,日暮山纵横。倚.....
次韵五叔梅花(其一)
宋·韩淲
衡门终日掩荒苔,岁晚寒梅取次开。斜入倒窥霜雪后,嘉平腊近有春来。
点绛唇(其二)
宋·吴文英
时霎清明,载花不过西园路。嫩阴绿树。正是春留处。燕子重来,往事东流去。征衫贮。旧寒一缕。泪湿风帘絮。
拂水值黄蕴生清明归省感怀一首
明·程嘉燧
山庄水步傍春华,忽送归舟起叹嗟。唐老舍前三月路,沈郎阑畔一年花。近来句好看余子,数去杯宽尚几家。寂寂林塘寒食过,纸钱枯柳乱啼鸦。
春
宋·释楚峦
滩漱金沙过枕前,雨丝斜织面尘烟。绿杨红杏宜寒食,紫燕黄鹂聒昼眠。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