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
巳
九
月
邑
大
夫
率
僚
佐
及
群
士
燕
六
平
峰
薜
萝
迢
递
隐
仙
都
,
簪
佩
登
临
载
玉
壶
。
关
树
早
霜
秋
外
落
,
奥
河
寒
笛
雁
边
孤
。
红
泉
翠
壁
人
皆
醉
,
绿
酒
黄
花
晚
更
须
。
此
会
明
年
谁
最
健
,
重
寻
山
水
采
茱
萸
。
写酒
绿酒
赏析
这首明代王恭的《辛巳九月邑大夫率僚佐及群士燕六平峰》描绘了一幅秋日登高宴饮的景象。首句“薜萝迢递隐仙都”以薜荔和萝藤的隐秘生长,暗示了山中仙境般的环境。次句“簪佩登临载玉壶”则写出了官员们盛装出行,携带美酒的热闹场面。“关树早霜秋外落,奥河寒笛雁边孤”两句通过描绘关隘边的树木经霜飘落,以及寒风中孤独的笛声与南飞的大雁,营造出一种凄清而宁静的秋意氛围。接着,“红泉翠壁人皆醉,绿酒黄花晚更须”描述了人们在美景中畅饮,沉醉于自然与佳酿之中,直到傍晚时分仍不愿离去。最后,“此会明年谁最健,重寻山水采茱萸”表达了对聚会美好时光的留恋,以及对来年健康与再次相聚的期盼,以茱萸这一传统秋日登高的象征物作结,寓意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登高宴饮的场景,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又融入了人们的欢聚与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王恭
1328首
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