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

使
离别
送别
地点
日本
抒情
秋天的
怀古
赞颂

译文

扶桑树在东海边际,远望水天云雾深邃。
在都城的门口告别了晓月,秋风之中带着离别的心。
汉朝的使节被鱼龙惊动,南方的小国进贡了珍贵的宝物。
暂且再次为王室效力而去,早日回到朝廷会得到赏赐。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送人奉使日本》描绘了使者出使远方的壮丽景象和深情厚谊。首句“扶桑东海际”以神话中的扶桑树和东海象征遥远的日本,展现出壮阔的出使背景。次句“望望水云深”则暗示了路途的艰险与未知,以及对友人的深深挂念。“晓月都门别”描绘了清晨时分在都城的告别,晓月映照下,离别之情更显凄凉。接下来,“秋风别使心”借秋风寓意离愁,表达了对使者心境的揣测和关怀。“鱼龙惊汉节”运用典故,鱼龙象征异域的神秘生物,它们被使者所代表的汉节所惊动,寓言出使者的威仪和使命的重要。而“獠蜑贡南琛”则写到獠人(古代南方民族)向朝廷进献珍宝,展现了使者出使的目的和外交成果。最后两句“且复勤王去,归朝早赐金”激励使者忠于王事,期待他早日完成使命归来,朝廷将给予嘉奖。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壮志豪情,又有对友人的殷切期盼,体现了古代使者的崇高使命和家国情怀。

王恭

1328首
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猜您喜欢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送大巡吴公赴江西
明·尹台
银鞍骢马紫缨垂,赋别还同把玉卮。法从今朝辞日驭,使华若处驻霜麾。西江天净鱼龙水,南浦风凋鸟鹊枝。此去阳君随绣斧,应知白屋少颦眉。
荅寄元美
明·李攀龙
飞书苕水报王孙,杯厎黄河似酒浑。已让五湖相代长,敢临中岳自言尊。人无西子堪同载,客有如姬不负恩。萧索三馀回王气,风尘非复古夷门。
题东湖
宋·曾惇
三年领客醉东湖,欲去犹携竹里厨。谁解挽留狂太守,风荷十顷翠相扶。
送槃斋叶敬叔丈
宋·葛绍体
万里春风柳一堤,长条折与记分携。客行却入故乡去,禹洞龙丘认旧题。
过灵隐寺至石人岭有怀钝丁借秋阁礼九莲观音之约
清·朱枫
花飞欲尽奈何春,赖此扶筇自在身。涧水有香松粉落,寺门无路蕨拳新。深林数笋频留步,远壑寻源屡问人。回首借秋高阁上,隔年尚滞九莲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