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使
写景
抒情
送别
季节性
人物形象

译文

出门将要远行又停下脚步,牵着车卷起书卷,不知道要去谁家。
很少受到五侯家池台馆舍的欢迎,行人的去路不会经过新丰的树木旁。
长安城西,上路的道路艰难,连买酒的金钱都价值如官家的金子。
朝廷上的那些人忌惮年轻有为的人,被远谪的长沙何时能归还。
梁园的宾客如今在哪里呢?听说梁园种的树木已经长大了。
梁园的歌舞已经像浮云般消逝,只留下空荡的景象让行人怀念昔日的风采。
临别时难以再次表达这份心意,只能相视而坐,杯酒中泪水沾湿了手巾。
紫菱叶大而碧绿,荔枝也已经熟了,但是行人不能因为风光的美丽而忘了人生的难处。

赏析

这首明代王恭的《出门行留别城中友》描绘了诗人即将出行时的情景和离别之情。首句“出门将行复少住”,写出了诗人犹豫不决,稍作停留的情感。接着,“牵车卷策谁家去”暗示了出行的目的地不明,增添了离别的迷茫。“五侯池馆少逢迎,行人不过新丰树”暗指长安权贵们的冷漠,诗人感叹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中难以受到重视,只能在新丰树下独自驻足。接下来,“长安西上行路难”表达了行程的艰辛,暗示了仕途的不易。“垆头酒贵金买官”揭示了当时官场的腐败,诗人因年轻而遭忌惮,被贬长沙,流露出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归期的期盼。“梁园宾客今何在”借梁园的兴衰,感慨世事变迁,昔日的朋友如今不知所踪。“梁园歌舞已浮云,空使行人想风采”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以及对友人的深深思念。最后两句“此意临岐难重陈,相看杯酒泪沾巾”,直接抒发了离别时的悲伤与无奈,以及对美好时光和友情的珍视。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描绘出行的场景和对旧日生活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离愁别绪。

王恭

1328首
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