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哲理
炼丹养生
道家文化
修行悟道
歌技巧

赏析

这首诗出自宋代陈楠的《金丹诗诀》,是道家炼丹术的代表作之一。诗中以“半斤真汞半斤铅”开篇,形象地比喻了炼丹过程中所用的两种主要材料——汞和铅,象征着物质世界的对立与转化。通过“隐在灵源太极先”,揭示了这些元素在宇宙本源(即太极)中的潜在状态,暗示了万物皆有其内在的转化可能。“须趁子时当采取”一句,强调了炼丹过程中的时机选择,子时被视为阴阳交替、天地交泰之时,是进行关键操作的最佳时刻。这体现了道家炼丹术中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和遵循。最后,“鍊成金液入丹田”则描绘了炼丹成功后的景象,金液象征着经过转化后获得的纯净精粹,被导入体内(丹田),寓意着精神与物质的双重升华,达到内丹修炼的目的。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炼丹术的技术层面,更蕴含了道家哲学思想,强调了自然、时机、转化与内在修养的重要性。

陈楠

109首
又号陈泥丸。(常以土掺合符水,捏成小丸为人治病,故世号陈泥丸。)金丹派南宗徒裔尊为“南五祖”之一。南宋高道,以箍桶为业。自云“道光禅师薛紫贤,付我归根复命篇”。宋徽宗政和年间擢举道录院事,后归隐罗浮山。不数年,定居长沙,开创南宗“清修派”。为南宗第四代传人,“南五祖”之四。四祖达到160岁以上

猜您喜欢

五言(其三)
唐·吕岩
顿悟黄芽理,阴阳禀自然。乾坤炉里炼,日月鼎中煎。木产长生汞,金烹续命铅。世人明此道,立便返童颜。
石季平尝为于仲模诗改二字后仲模有诗来复用韵报之且庆朋友间渐能琢磨责善追复古风焉
宋·郑刚中
赵璧微瑕岂易攻,抉磨深贺得良工。古人规诲有馀乐,近世交朋无此风。二字相禆何预我,一篇兼报重烦公。新吟若挂高门外,价比千金迥不同。
放心闲·返老还童
元·王吉昌
地水火风。装成四大,到头衰老成空。死生蝉脱,凭据妙用修崇。合天地、推移真造,阴阳运、匹配雌雄。神胎剖判,氤氲圣体,轻健还童。养就如如,玄皇消息,匠至虚、法像灵通。密藏浩气.....
戏为六绝句(其六)
唐·杜甫
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访朝阳道院
清·储雄文
竹径阴阴磬韵流,行来便觉此生浮。道人所得惟贪懒,满地松花散不收。
偈颂七十二首(其三十)
宋·释祖钦
量外机,格外句。凡圣迷魂,佛祖罔措。有来由,无本据,声前切忌错举。
还丹复命篇·五言十六首(其一)
宋·薛道光
有物含灵体,无名本自然。赤龙藏宇宙,白虎隐丹田。北斗南辰下,眉毛助睫边。灰心行水火,定息见真铅。
南乡子
元·王吉昌
进退兔和乌。驱入乾坤造化炉。少减多添循度运,情娱。巧炼丹凝体不枯。性养点尘无。放荡空圆傲玉壶。应物头头无挂碍,形殊。密蕴摩尼不夜珠。